​历史上的丨1920年12月16日宁夏海原8.5级地震

历史上的丨1920年12月16日宁夏海原8.5级地震

资讯来自网络;原创 上海市地震局

历史记载

“震时约历六分,地如船簸,人不能立,震动之方向,似自西北而来,往东南方去,有声如雷。土石山均有崩塌及移动,尤以土山崩溃为多。”

——《民国九年十二月甘肃地震报告》

“清江驿以东,山崩土裂,村庄压没,数十里内,人烟断绝,鸡犬绝迹。”

——《中国民报》

“无衣、无食、无住,流离惨状,目不忍闻;苦人多依火炕取暖,衣被素薄,一日失所,复值严寒大风,忍冻忍饥,瑟瑟露宿,匍匐扶伤,哭声遍野,不特饿殍,亦将强比僵毙,牲畜死亡散失,狼狗亦群出吃人”。

——《陕甘地震记略》

历史上的地震之一

以上这些触目惊心的历史记载,都是在叙述着1920年12月16日宁夏海原8.5级地震场景,这次地震不仅是我国历史上震级最大的地震之一,纵览全球,也是排位在前的历史大震。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1.2个唐山大地震,强震持续了十余分钟,有96个国家地区的地震台都记录到了这场地震,地震波的横波与纵波都穿过了地心,日本东京当时尚不太灵敏的仪器,还检测到地震表面波绕着地球转了一圈,欧洲大陆和北欧大陆之间的波罗的海海面,都因为这次的大地震产生了半米高的海浪,故此被称为“环球大震”

(1920年12月16日徐家汇观象台记录到的海原地震波形图)

地震波及范围之广,历史罕见。远在北京的鲁迅先生在当天的日记中留下一笔:“夜地震约1分时止”。上海“时钟停摆,悬灯摇晃”;广州“掉灰泥片”;汕头“客轮荡动”;香港“大多数人感觉地震”,甚至在越南海防附近的观象台上也有“时钟停摆”的现象。

(图为海原县城内震后场景)

伤亡原因

地震波及最严重的是邻近的二百公里范围,包括海原县、固原县、隆德县、西吉县、靖远县、会宁县、景泰县,邻近的陕西省的咸阳、西安等、新疆等地出现房屋倒塌,范围达170万平方公里。1922年八、九期《地学杂志》的资料表明这次地震共死亡人数234117人。2010年,宁夏地震局认定为26万余人至27万余人。目前,多采用27万余人的说法。如此庞大的伤亡数字令人心痛,更要思考造成悲剧的原因。

最根本原因,必然是地震之烈。海原大地震震级达8.5级,但考量地震破坏力的烈度却达到最高的12级,这相当于天崩地裂,山石移位,对当地居民来说无疑是“毁灭性的破坏”。

其次与当地人居住窑洞有关,深受侵蚀的黄土高原土质疏松,一遇震动,黄土如巨浪崩泻。

三是要考虑当时的历史环境,受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震后很长时间都不清楚震中在哪,通信手段亦不发达,错过最佳救援时间,且当时正处军阀混战,一半以上赈灾款被截留。

地震发生后余震持续近3年,次生灾害包括严寒、饥饿、瘟疫,又夺去了数以万计的生命。

历史之最

惨痛的历史需要铭记教训,也正是这次地震的发生,开创了我国地震研究的先河,促进了我国现代地震学的发展,造就了中国“五个第一”。

由于灾情重大,全球瞩目,地震发生5个月后,当时的内务、教育、农商三部委还是派出时任地质调查所所长翁文灏一行6人前往实地调查灾情,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地震科考。考察结束后,提交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份地震科学考察报告绘制了我国第一份震区烈度等震线图

1922年,世界万国地质大会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召开,中国学者第一次站在世界讲台上宣读了关于海原大地震和中国地震活动构造带内容的论文,引起了世界各国专家的极大重视。科考之后,翁文灏意识到地震是与地质构造密切相关的物理学现象,研究地震必须用物理学方法观测地震。观测地震就要建造地震台。

1930年,中国自建的第一座地震台落户北京鹫峰。在这里,中国地震事业的开拓者李善邦先生即将开启他奋斗一生的科学研究。

(图为徐家汇观象台1920年《地震笔记》刊载的海原地震烈度图)

今日海原

100多年过去了,海原大地震造成的断裂、滑塌、地裂缝、鼓包凹陷等地表形变,历经百年沧桑仍保留完好,形成了哨马营震柳、党家岔堰湖、甘盐池城垣遗址、唐家坡田埂错动遗址等17处遗址,不仅是国内外不可多得的自然资源与文化遗产,也是当今世界范围内保存最完整、研究和利用价值最高的地震地质遗迹,更是一部“活教材”。从1981年至今,先后有日本、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泰国等10多批30余位外国专家到宁夏海原,从事地震考察和研究。

(图为哨马营震柳)

(图为党家岔堰湖)

通过对海原大地震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和遗址的保护,海原不但成为世界地学界关注和开展地震研究的宝地,而且也成了世界认识宁夏,了解宁夏的一个“窗口”。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防震减灾的科学探索永不停歇。

上海市地震局

发布地震相关信息

文峰塔的裂缝

这次地震发生在(1920年)12月16日晚上7:45(分),北纬37°26',东经11°41'的地方。这里海拔高度为2200英尺。人们对地震发生的时长有争议。有些人认为是70秒,有些人认为有3分钟长。

同类推荐

​山西历史名人 五十一 王通

​山西历史名人 五十一 王通

山西历史名人 五十一 王通 王通(584年~617年),字仲淹,又称文中子,隋朝河东郡龙门县通化镇(今山西省万荣县)人,隋朝时期教育家、思想家。 网络图片,...

​十大经典历史剧

​十大经典历史剧

十大经典历史剧 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波澜壮阔的篇章被后人铭记,并以戏剧的形式重现在荧幕之上,成为永恒的经典。今天,让我们一同踏入那段光辉岁月,探...

​焚书坑儒: 历史的悲剧与警示

​焚书坑儒: 历史的悲剧与警示

焚书坑儒: 历史的悲剧与警示 “焚书坑儒”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引人注目的事件,发生在公元前213年。它不仅是秦朝建立和秦始皇统治背景下的重要事件,也是对知...

​中华杨姓人在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和功绩

​中华杨姓人在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和功绩

中华杨姓人在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和功绩 杨姓人的功德牌 战国时,杨章以军功使华阴杨氏名闻。秦始皇东巡至琅琊台,杨樛的名字被刻碑留名,该碑至今犹存。当然...

​五代十国:历史的动荡与文化的交流

​五代十国:历史的动荡与文化的交流

五代十国:历史的动荡与文化的交流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复杂而动荡的时期,约从公元907年到979年,历时七十余年。这一时期不仅是政治动荡的缩影,更...

​历史上最著名的十大谋士,你知道几个

​历史上最著名的十大谋士,你知道几个

历史上最著名的十大谋士,你知道几个 声明:本文皆有官方可靠信息来源,已赘述在文章中。 前言 谋臣 在 中国古代漫长的历史 进程中, 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英国脱离欧盟:历史、原因与影响

​英国脱离欧盟:历史、原因与影响

英国脱离欧盟:历史、原因与影响 2016年6月23日,英国举行了一场历史性的公投,决定是否继续留在欧洲联盟(EU)。最终,52%的选民选择了“脱欧”,这一结果不仅...

​张良做了什么,能让刘邦对他如此放心?

张良做了什么,能让刘邦对他如此放心?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张良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在提到楚汉之争的时候,不得不提到刘邦阵营里一个重...

热门排行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