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阻挡,解决退役士兵安置历史遗留问题?

谁在阻挡,解决退役士兵安置历史遗留问题?

军队对一个国家的安稳,其重要性毋庸置疑。战时为国家和人民冲锋陷阵,不惜牺牲生命以保证国家和人民的安全。和平年代也时刻准备着,勤练兵,以强大的面貌彰显国家军事实力,保证社会的稳定。

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一批又一批的军人士兵在负重前行,保家卫国。当兵役期结束,士兵退役后应得到妥善的安置,这不仅关系国防建设的持续和军心的稳定,也关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国家不断优化调整法律政策以示重视,各地政府落力执行,然而,时代不断进步,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市场对整体人力资源的能力要求也随之变化,这让退役士兵在安置问题上依然面临各种挑战和阻碍,政府在再社会化以及个人在再教育上仍未及时跟上社会经济和时代的发展步伐。在解决退役士兵安置上存在历史遗留问题,究竟是谁在阻挡呢?

01 法律政策以及执行落实

国家一直重视退役士兵的安置问题,为解决退役士兵的安置难题,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立足国情军情,兼顾现实长远,并结合社会变化和发展,不断优化法律规定作为指导。

2011年11月1日起施行的《退役士兵安置条例》,由国务院、中央军委进一步优化为2024年9月1日起施行的《退役军人安置条例》,条例共十一章九十三条,旨在规范退役军人安置工作,妥善安置退役军人,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并促进退役军人的顺利融入社会,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

新实施的《退役军人安置条例》,调整的重点也更体现了国家的重视。

如对安置责任更明确: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在退役军人安置工作中的责任,杜绝推诿扯皮;安置方式多元化,提供多种选择,充分考虑退役军人的个体差异和职业需求,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保障待遇再提升,对退役军人的工资、福利、社会保险等进行明确规定,确保生活水平不低于当地平均水平;就业创业方面,提供创业培训、资金扶持、税收优惠等一系列政策支持,鼓励自主创业;教育培训重实效,根据退役军人的实际情况和职业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提高就业竞争力,并真正做到“授人以渔”;考核评价更科学,建立科学合理的退役军人安置考核评价机制,确保安置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杜绝暗箱操作,让每一位退役军人都能得到公正的对待。

服务保障更贴心,从医疗、住房到子女教育,全方位考虑退役军人的生活需求;法律责任更严格对违反条例的行为,明确了严格的法律责任。

为进一步落实退役士兵安置政策,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进一步优化内设机构,以更灵活的方式针对性解决问题。

各地政府和机构进一步推出相关法规为补充,结合本地情况,积极调整职能和角色,以执行和落地对退役军人的安置政策:如设置专门的退伍军人安置办公室,以集中统筹安置计划,协商解决安置难题。

实行量化考核规定,将安置工作量化以有效推进落实结果。随着政府职能和角色的转变,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了安置的难题。如计划指令性安置向市场调节安置转换,逐步采取以自谋职业为主体的货币化安置方式。退役士兵获得一次性经济补助的实惠后自愿进入劳动力自主选择谋业,同时还能顺应社会的发展和行业的需求。

(在广州塔开展“《退役军人保障法》”点亮地标活动)

然而,即使组织机构不断健全,安置工作不断规范化,政府不断发挥宏观调控职能,但依然存在政策落实和执行跟不上节奏的社会难题。

以自谋职业为主体的货币化安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政府压力以及有效解决了安置的难题,并在一定程度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但社会经济的发展存在行业集中的现象,也可能造成退役士兵过多集中于个体私营业、服务业等少数领域,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行业不平衡的压力,甚至影响新国家安全体系的构建,对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未来并非有利。

毕竟,如今的国家安全,已不再是单纯军事意义上的安全,而是向经济安全、政治安全和信息安全等领域扩展和泛化,是以经济安全为主导和核心的新的国家安全体系。

退役士兵具有强烈国家安全意识和军事知识,如在社会各阶层、各领域、各行业广泛就业,有利于形成新的国家安全体系。即,虽自谋职业可顺应市场需求,但集中的行业就业成了一种新的阻碍和待解决的难题。

02 社会经济发展与再社会化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不断对人才能力提出不同的要求,退役军人如何再社会化是一个阻碍和难题。退役军人的再社会化,并不局限于就业,而涉及职业的再社会化、行为规范的再社会化、观念的再社会化。

军人退役后面对的是一个新的环境,获取信息的渠道相对狭窄,没相关服务平台可及时了解就业安置方面的相关政策和福利措施待,因而可能错失一些机会。

退役军人重新进入社会群体后,社会服务组织机构才存在无法有效跟踪后续,导致社会支持服务效果降低,没有从根本上有效解决退役军人的安置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产生了对大量人才的需求。政府的职能和角色也逐渐从安置工作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转换。

积极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的做法,逐步形成政府出资,城乡一体,与相关企业联合推行“普惠制培训,订单式就业”,与高等院校联合举办助学培训,组建退役士兵培训中心等各种模式。政府坚持“自愿报名,自主选择”的原则,凡符合条件的退役士兵均可自愿报名参加教育培训,自主选择定点学校和所学专业。

接受培训符合社会就业能力要求后,政府也需改变观念,以更主动以及和服务的态度对待退役士兵的再就业。如建立退役士兵就业服务中介机构,充分发挥利用政府信息网络的资源和优势,收集社会各方面的用人情况,为退役士兵提供就业信息和办理就业的相关支持。

或搭建就业平台,定期举办双向选择见面会以提供更多的机会。这些模式虽然比较有效,但实际执行中还相对政府搞好政策服务,制定和保护退役士兵各方面权益的配套政策,包括自主就业、教育培训、创办企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规定。

退役士兵原有的知识结构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是普遍现象,政府虽指定培训机构坚持“着眼市场需求,强化技能培训”的原则,以中等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为主体。但如何确定市场所需技能而展开有效的针对性培训,也不是一个容易解决的问题。

而技能的提升不等于综合素养的提升。社会经济和行业的发展,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再教育以提高退役士兵职业和综合素质,又成了新的阻碍和难题之一。

同时,再社会化并不仅仅是一个就业的问题,还涉及社会关系以及融入的问题。退役后重新步入社会,退役士兵所拥有的社会资源主要还是来自家庭。然而,大多数退役士兵都来自农村或条件一般的家庭,家庭经济资本薄弱,且社会关系网络较为薄弱。

而以朋辈资源的角度来看,退役士兵的交际群体主要以服役前的同学、朋友与服役后的战友群体为主,而大家面临的资源条件大体相同,这对退役士兵快速建立新的社会关系网络,再次融入社会,也存在一定的挑战和难度。

03 个人素养与再教育

《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加强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及相应配套措施,指导逐步建立退役军人教育培训体系。

然而,与实际需求还是存在差距。目前很多的都是短课程且比较零散,有的只是停留在介绍退役安置政策和流程,退役后心理辅导等 虽然采取实地教学或网络教学一定程度上灵活了课程形式,但短课程和零散课程均不能形成体系。

且技能培训、中等职业培训、高等职业培训和学历教育也没有形成有效的网络,没有针对退役士兵实现学分互认,部队中的职业资格认定与地方政府的职业资格认定也没达成互认。这不免对一些军人在退役之后的心态造成一定的影响。

(退役军人教育培训政策及信息化工作培训班开班式现场)

针对退役军人的教育培训,重点是再教育,这是培训的延伸。不应仅满足于市场所需技能的培训要求,而要从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出发对课程进行系统和综合的设计,以学历教育为基础,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培训体系,将择业观教育融入培训课程,并树立终身学习的心态。

关于个人心态的调整,政府或相关机构除了要给予相关的支持,更重要的是要从根本上通过再教育的方式,让退役军人从内生层面提升个人的综合素养,逐步建立踏实的自信心,从个人角度积极解决退役之后的安置问题。个人主动参与各种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和进一步的学历教育,达到与社会上劳动力同场竞争的技能水平,并以更综合的个人素养提升自己的个人竞争优势。而这,更多在于退役军人自己个人要克服阻碍,积极面对变化。

(2019年大阅兵)

军队之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无须多说,而国家对退役军人的安置也关系着国家和社会的稳定。谁在阻挡,解决退役士兵安置历史遗留问题?

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是一个涉及面广泛的综合问题,涉及国家、各级政府和机构、企业和培训教育组织等,涉及社会经济发展的环境和行业趋势,涉及社会关系网层面,也涉及退役军人本人的心态。

而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新形式会产生新的要求,也就会出现新的阻碍和问题。不断健全和完善军事人力资源再社会化机制以有效安置退役军人的同时,更需推移军人本人积极克服阻碍,以快速适应再融入社会。

参考文献

1.《吉林民政改革40年》

2.制度创新是解决退役士兵安置难问题的根本途径

3. 让每个告别军营的人过得舒心顺意

4. 社会支持理论视角下退役士兵就业安置的研究

5. 退役士兵安置应拓宽渠道创新模式

6. 新时期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政府职能角色的转换研究

7. 退役士兵安置当对接经济发展

8. 对退役士兵再教育管理的思考与建议

9. 近二十年我国退役士兵教育研究综述

10. 军事人力资源再社会化问题及对策

11. 我国退役军人职业现状与研究热点分析

12. 退役士兵再教育“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13. 以教育培训为中心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的退役军人安置制度

14. 国务院、中央军委公布实施《退役军人安置条例》

15. 《退役军人安置条例》政策解读

同类推荐

​揭秘历史:龙是否真的存在?

​揭秘历史:龙是否真的存在?

揭秘历史:龙是否真的存在?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龙一直是一种神秘而又神圣的生物。从古代帝王的象征,到民间传说中的灵物,龙的形象无处不在。然而...

​沙皇炸弹: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核武器

​沙皇炸弹: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核武器

沙皇炸弹: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核武器 在俄乌冲突局势如此严峻的情况下,回顾1961年的“沙皇炸弹”试验显得尤为珍贵。这枚爆炸当量达5000万吨TNT的核弹,是人...

​回顾历史,记录今天-第一个艾滋病患者

回顾历史,记录今天-第一个艾滋病患者 世界第一个艾滋病患者 1969年,一位美国人,他叫罗伯特,得了一种奇怪的病,四处求医,不得好转,直至死亡,人们把他...

​安禄山:唐朝历史中的权谋和背叛

​安禄山:唐朝历史中的权谋和背叛

安禄山:唐朝历史中的权谋和背叛 安禄山是中国唐朝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和戏剧性。以下是我对安禄山的人生传奇以及他如何一步步走向造...

​中国历史王朝––元朝

​中国历史王朝––元朝

中国历史王朝––元朝 元朝公元1271年—公元1368年,从忽必烈定国号元开始,统治达98年,传五世十一帝,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 鼎盛...

​大清洗执行者叶若夫:历史的黑暗面

​大清洗执行者叶若夫:历史的黑暗面

大清洗执行者叶若夫:历史的黑暗面 描述:叶若夫,一个病态癫狂的能吏,曾一度将斯大林纳入大清洗名单,他在苏联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阴影。 --- 大家好!今...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抗日英雄人物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抗日英雄人物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抗日英雄人物 历史上的日英雄人物有: 1、杨靖宇 1932年,受命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历任抗日联军总指挥政委等职。率领东北军民与...

​历史今天看:第四届冬奥会

​历史今天看:第四届冬奥会

历史今天看:第四届冬奥会 举办时间: 1936年2月6日~1936年2月16日 举办地点: 德国加米施—帕滕基兴 代表团数: 28个 参赛人数: 646人 大 项: 4项 小 项: 17项 当...

​朱元璋与明教:历史真相的探寻

​朱元璋与明教:历史真相的探寻

朱元璋与明教:历史真相的探寻 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他在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建立了伟大的明朝帝国。而明教则是一个宗教性质的组织,活动于明朝时期,...

热门排行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