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连续剧《西北岁月》塑造的人物秦木兰原型人物有五个人物融合
电视连续剧《西北岁月》塑造的人物秦木兰原型人物有五个人物融合
编辑:鱼胜利
电视连续剧《西北岁月》中塑造的人物秦木兰【编辑注:秦地的木兰式女杰人物】的原型,依据笔者大概考证应该有这五个陕西历史人物是秦木兰这个电视连续剧《西北岁月》人物创作原型人物,这就是张静雯、徐国琏、胡景儒、何寓础、曹冠群,下面笔者一一介绍一下五位历史人物简要历史。
一、张静雯简历:
张静雯有关(左)照片及张静雯(右)照片
张静雯(1911-1935),女,曾用名秀云,出生在蓝田县安村乡宋家嘴村一个富裕的家庭。父亲是个基督教徒,对孩子的教育很重视,张静雯幼入私塾,后习新学,1924年大家闺秀张静雯被父亲送到西安的省教会学校去上学。
1928年,张静雯考入省女子师范学校,当时正是反动派向中国共产党和积极参加革命的群众进行血腥屠杀的时期,一贯寻求平等、解放的张静雯,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民族情怀的浸润,早早地走上了革命道路,更加积极地参加了革命斗争,被校党团组织列为培养对象。1930 年初,张静雯加入青年团,同年下半年转为共产党员。张静雯入党后,勇敢地站在斗争前列,把生死置之度外。
1931年7月,省委派张静雯回蓝田视察地方党的情况,当时蓝田形势险恶,她冒着被捕危险,摸清党组织遭破坏的情况,传达了省委指示,安排了在商蓝边建立武装并决定王敬夫去商县等工作,圆满完成了省委交办的任务。
“九一八”事变后,西安地区的学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运动。张静雯是女师青年团和学生会的主要负责人,带领师生走出校门,揭露蒋介石的卖国投降政策,捣毁阻挠学生抗日的国民党省党部,烧了反动分子的住宅。
1932年4月,戴季陶奉蒋介石旨意,来西安兜售“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地下党发动青年学生,开展了针锋相对的“驱戴”斗争。4月25日,张静雯等2000多名学生,面对戴季陶的反动演讲,不断高呼“打倒反动派,戴季陶滚蛋!”等口号。在激昂的口号声中,张静雯一声喊打,早已准备好的石头、瓦片砖块齐向戴季陶飞去,狼狈不堪的戴季陶双手抱头,从后门逃走。愤怒的学生又冲开军警,烧了戴季陶的汽车。次日西安各界学生继续组织驱戴游行,张静雯身先士卒,被军警逮捕。当局见被捕学生中只有她一个女的,因不便关押,决定释放,张静雯拒绝说:“抗日有何罪?要放一齐放。”后来,在西安学生和各界群众的声援下,张静雯等被捕人员全部释放出来。这场斗争后,张静雯成为西安青年学生中享有很高威望的领袖人物。1934年她和丈夫徐国琏丢下年幼的孩子,赶赴陕甘苏区。在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区,她担任政府妇女委员长,兼任列宁小学教员。发展教育、宣传革命,搞得轰轰烈烈,被称为“女中状元”。
1935年秋,肃反中张静雯被诬陷为“奸细”遭到活埋。年仅24岁。解放后,蓝田县委、县政府召开大会,为张静雯平反昭雪,追认她为烈士。白灵是《白鹿原》中的重要人物,这个聪明活泼、个性鲜明的女革命者形象,给读者和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白灵的人物原型是蓝田早期女革命者张静雯,也有写成张静文或者张景文的。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革命者为了保守秘密也为了保护自己,往往隐姓埋名为革命事业默默奉献,有的去世了连一个真实的名字也留不下来,关于他们革命事迹的资料更是少的可怜。张静雯烈士就是如此。
【编辑注:笔者的大姑于世庄就是当年张静雯的闺蜜以及革命战友。】
二、徐国琏简历
徐国琏照片
徐国琏1910年1月出生,西安市灞桥区狄寨乡人,1935年5月牺牲,时年25岁。
1929年,刚满19岁的徐国琏决定弃笔从戎参加革命,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并以教书为掩护从事党的地下工作。
在白色恐怖笼罩下,他假扮行商,筹集经费,冒着生命危险在北路交通线上为红26军送去了大量情报、军用、医用物资,完成了一项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1935年4月,徐国琏在去往南粱途中不幸被捕。在狱中,他受尽酷刑折磨,始终坚贞不屈,未能从他口中得到任何消息的国民党军,在5月假以土匪罪名将徐国琏残忍杀害。
【编辑注:电视连续剧《西北岁月》中的塑造人物徐列也有徐国琏的原型影子。】
徐国琏、张静雯烈士夫妇照片
三、胡景儒简历:
胡景儒照片
胡景儒(1909一),女、陕西蓝田县人。政协陕西省第四至六届委员会副主席。
1929年后在西安、华县、蓝田等地从事教育工作,历任西师附小、第一实验小学、女师附小、农学院附小、华县咸林中学、蓝田简易师范教员。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和争取民主的斗争。
1945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建国后,历任西安市女中附小校长,西安市妇联副主任,西安市政法委办公室副主任,民盟第五届中央委员、陕西省委第六届副主任委员,陕西省第四至六届政协副主席。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四、何寓础简历:
何寓础照片
何寓础(1905年-1968年3月8日),男、又名何琪、于藻,陕西长安人。
1924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并加入共进社。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7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被派往绥德从事地下工作,任中共绥德地委组织委员。
1928年任中共渭南县委常委兼组织部长,参加了渭华起义。
1933年参与了耀县起义的策划工作。西安事变期间,发起组织西北教育界抗日救国大同盟,并当选为执行委员。抗日战争期间,与李敷仁共同创办了《老百姓报》,并任社长。1938年后长期在孔从洲、赵寿山等部从事地下工作。
1947年夏进入陕甘宁边区,任延安大学第一副校长。
1948年任中国民主同盟西安临时工作委员会组织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西安市人民政府秘书长,政协西安市副主席。
【编辑注:何寓础的夫人是胡景儒】
五、曹冠群简历:
曹冠群照片
曹冠群(1917——2007年),女、生于陕西西安,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西安妇女救国会常委、陕西妇女慰劳会常委及中共党团书记,中共陕西省委妇委会委员、妇女干事,中央妇女工作委员会干事,中共延安县委宣传干事、陕甘宁边区妇联组织干部科科长、西北局妇女委员会委员。1949年至1954年,历任中共西安市委委员、市妇委书记,市妇联主任,中共陕西省妇委副书记、省妇联主任,西北妇联副主任、主任,中共中央妇委委员,西北区妇女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共西北局妇女工作委员会书记,全国妇联执委,西北监委委员。
1954年底调北京工作。历任全国妇联研究室主任,中共全国妇联党组委员、书记处书记、党组副书记,中国科学院政治部副主任,农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中央纪委驻农牧渔业部纪检组组长。1995年离休。
曹冠群是第十二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三、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农业部原副部长、党组成员曹冠群同志(部长级医疗待遇),因病于2007年11月1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六、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