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为何要杀母立子?

汉武帝为何要杀母立子?

说起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1年的时候即位,前87年去世,在位时间达54年,这是我国历史上待机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仅次于康熙和乾隆。但大多数人往往只知道汉武帝在位时期,大规模的对外开拓,树立了中华民族的脊梁,却很少有人注意到汉武帝登基的前期也并非一帆风顺的。

汉武帝为何要杀母立子?

受到掣肘的君权

公元前141年,汉景帝病逝,年仅十六岁的汉武帝登基为帝。然而按照西汉的政治制度,皇帝虽然贵为天子,却也不是可以为所欲为的,至少在他前面还有一座逾越不了的大山—后权。这个后权当然不是指皇后的权利,而是指太后的权利。

自吕后临朝称制起,太后的“后权”就是一种制约皇权过度膨胀的一种存在,有点类似于西方的“二元政治”。而立在汉武帝面前的却不只是皇太后王娡的“后权”,还有一座更加庞大的高山“太皇太后”。

少年天子当国,自然是想干出一番大事,你也可以理解为“新官上任三把火”,总得干几件事情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不是!于是轰轰烈烈的“建元新政”就开始了。

汉武帝为何要杀母立子?

建元新政的夭折

可能在少年人眼里,只要决心足够大,就没有干不成的事。于是汉武帝并没有考虑这些政策的可实施性问题,一股脑的就上马了。建元新政的主要内容包括两大块:其一就是尊儒学,轻百家。其二便是重新捡起文帝时期强令“诸侯就国”的政策,同时提倡民间对宗室及贵戚的检举行为。

“诸侯就国”和检举贵族的不法行为就不说了,尊儒学在当时来说也是进步的行为。与我们以往认识的儒家不同,这时的儒家公羊派绝对是战斗力爆表,极具开拓思想的学派,而与之相比的汉室开国就推行的黄老之学就显得过于保守和落后了。

其实这两大板块在当时来看,都是非常先前的举措了。但历来改革最大的敌人就是保守势力,而恰好这个保守势力的代表人就是此时最高的山,喜爱黄老之学的太皇太后。于是被动了蛋糕的保守贵族们在老太后面前一通哭诉,建元新政立马被叫停了。

当然还得要清算了,作为自己的孙子当然是被“蛊惑”的了,下面的大臣有一个算一个,该罢免的罢免,该杀头的杀头,建元新政还没铺开就夭折了。

汉武帝为何要杀母立子?

为了集权,杀母存子

汉武帝晚年也犯了和先祖们一样的病,不喜欢“不类己”的太子。但不知该说幸运还是不幸,汉武帝干成了,立了更像自己的刘弗陵为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汉昭帝。但此时自己已经时日无多,儿子却还年幼,为了避免当年吕后的悲剧重演,也为了让将来儿子亲政后免除掣肘,于是赐死了刘弗陵生母钩弋夫人,将刘弗陵托孤给霍光、上官桀等人。

当时间来到南北朝,前秦百万大军在“淝水之战”中惨败于东晋,偌大的帝国顿时土崩瓦解。苻坚的善良或者说大气虽然成就了前秦的强大,却也加速了前秦的灭亡。被苻坚收编的前贵族纷纷复国,而这一时期“最靓的仔”拓跋珪也悄然登上了历史舞台。在母祖贺兰部为首部族的支持下,拓跋珪成功复国,此后东征西讨,开始统一华北的历程。

有感于母祖强大的威胁,拓跋珪效仿汉武帝“杀母立子”的故事,赐死被立为太子的拓跋嗣生母刘氏,并将之制度化,立子必杀其生母。直到一代妖后胡充华的出现,魏宣武帝才废除了“杀母立子”的传统。

很多人听到这个行为,可能本能的就特别排斥,但这个这个制度最终运行的结果如何了?

汉武帝为何要杀母立子?

残忍的制度真有很好的效果?

汉武帝杀母存子后,留下了年幼的刘弗陵,也就是汉昭帝,由四的辅政大臣:霍光、金日蝉、上官桀、桑弘羊;虽说四大辅臣后来争权,但汉昭帝的确没有后权掣肘后更加方便许多,最终汉朝的国力也是在这一时期开始走向巅峰。

我们再看看北魏的皇帝们。自从“杀母立子”制度化以来,北魏一共经历了七任皇帝,从拓跋嗣到元恪,几乎每一任皇帝都还干的不错。拓跋嗣继承拓跋珪的遗志,继续统一华北之路,最终由儿子拓跋焘完成了北方的统一。从拓跋濬开始,北魏进入文治时期,同时尊佛,到元宏时期开始全面推行汉化,最终在元恪时期国力达到极盛。而在元恪废除了“杀母立子”这一制度后,现实立马给了北魏当头一棒,在妖后胡充华的霍霍下,北魏急速下滑,最终分裂为东西魏。

这条残忍的做法虽然在我们看来,实在太过于残酷,但在当时来看,确实加强了集权,有利于新晋天子快速掌权。但这样的做法是否真的有利于国家强大,我们不得而知,消除后宫干政的方法千千万,却非要选择这样的方法来用,这是对于文明的践踏。

女人生得太贵会影响国运,生得太美叫祸国殃民,文人们可不会管你的腰身是否太细,能不能承受这么重的锅!

同类推荐

​唐朝皇帝姓名在位时间年号表

​唐朝皇帝姓名在位时间年号表

唐朝皇帝姓名在位时间年号表 唐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年代,这个时代有人们非常羡慕的盛世,开放的环境,任何一个展现唐朝时期的影视剧,都...

​唐宣宗李忱如何成为皇帝的?

​唐宣宗李忱如何成为皇帝的?

唐宣宗李忱如何成为皇帝的? 唐宣宗李忱是唐朝第16位皇帝,也是唐朝最后一位大有作为的皇帝。唐宣宗的登基之路并不简单,他继位时已经36岁,而且还是在马元...

​芈启为什么反秦

​芈启为什么反秦

芈启为什么反秦 昌平君芈启因为在嫪毐之乱中立有首功,因此他成为了吕不韦的继任者,担当秦国相邦。芈启虽然是楚国公子,但他生在秦国、长在秦国,所以算...

​齐国大将田忌生平简介

​齐国大将田忌生平简介

齐国大将田忌生平简介 以前应该都读过田忌赛马的故事吧,对于孙膑给田忌出的主意,很多人一定都觉得非常厉害。历史上的田忌确实是齐国的一位名将,而且孙...

​春秋五霸共有几个版本?

​春秋五霸共有几个版本?

春秋五霸共有几个版本? 春秋五霸是指春秋时期最厉害的五位诸侯,当时周王的统治力已经每况愈下,各个诸侯国纷纷崛起,彼此间为了争夺天下而东征西伐。其中...

​楚国疆域最大实力最强,为何最后没能统一

​楚国疆域最大实力最强,为何最后没能统一

楚国疆域最大实力最强,为何最后没能统一 楚国在战国时期可以说是非常强大的,首先就是地盘,楚国的地域非常辽阔,说它占据了整个南方也不为过,在七国的领...

​元顺帝真的是宋恭帝的儿子吗?

​元顺帝真的是宋恭帝的儿子吗?

元顺帝真的是宋恭帝的儿子吗? 元朝皇帝是汉人?这一看很多人一定都是不相信的,元朝作为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非汉人统治的朝代,皇帝自然都不可能是汉人,但...

​沈万三的聚宝盆谁给的?

​沈万三的聚宝盆谁给的?

沈万三的聚宝盆谁给的? 聚宝盆的传说,来自于明朝初期的一位富豪沈万三。相传,沈万三之所以能够成为富豪,原因就是他拥有一个聚宝盆,投进去一个钱币就会...

​战国时期拜六国之相的是谁?

​战国时期拜六国之相的是谁?

战国时期拜六国之相的是谁? 战国后期,有一人曾用合纵之策联合六国对抗秦国,其人也是第一位兼佩六国相印的人,最后逼迫秦国军队15年内不敢踏出函谷关一步...

​甘宁称自己一声咳唾就能吓退关羽?

​甘宁称自己一声咳唾就能吓退关羽?

甘宁称自己一声咳唾就能吓退关羽? 甘宁是三国时期,吴国名将。甘宁早年只是一名游侠,后来历任刘表、黄祖麾下,但未能得到重用。此后甘宁投奔孙权,开始为...

​虞朝为何不被承认?

​虞朝为何不被承认?

虞朝为何不被承认? 说到这个虞朝其实小编以为是小说电视剧里面的,后来一查发现我的天啊,竟然真的有虞朝存在,在中国的历史上真的有虞朝存在呀,话说是在...

​李成器为什么拒绝当太子

​李成器为什么拒绝当太子

李成器为什么拒绝当太子 李成器是李旦长子,六岁就被封为皇太子。据说李成器从小便才气过人,精通音律,对西域龟兹乐章有着独特见解。成年后李成器做了一...

热门排行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