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造反时候,为何士兵听将军的而不是皇帝的呢?

古代造反时候,为何士兵听将军的而不是皇帝的呢?

我国古代是封建专制社会,等级制度森严,尤其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出现以后,皇帝贵为天子就成了根深蒂固的观念,别说顶撞皇帝,哪怕是说了一句他不喜欢的话被听见,那都是有可能丧命的事情,古语说"伴君如伴虎",皇帝的威严在很早以前就已经树立了起来,而且这天下也都是他的,所有人都应该听他的话。

皇帝传达的旨意叫圣旨,如果有人不按照皇帝的命令去办事,后果是很严重的,因此按理来说,除了谏官需要进谏忠言以外,大部分官员都应该听从皇帝号召,皇帝掌管了国家的所有权力,是一种中央集权的制度,但是兵权却除外。

虽然皇帝是天子,所有人都应当听从其命令,但是一般来说,兵权都会交由将军,皇帝只是直接统领将军而已,也正因为如此,很多皇帝都会忌惮掌握兵权的将军,比如雍正帝一直警惕着年羹尧一般,其实皇帝才是地位最尊贵的人,为何士兵却更听将军的话?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将军的能干但不忠、皇帝的无能,还有士兵的想法。

尽管将军是军队的主心骨,但士兵才是主要力量,很多皇帝为了防止将军造反的局面发生,都会采取将兵分离的方式,这会导致很多将军不了解士兵,从而无法发挥出最好的实力,所以还有一种方法被用得最多,也就是由皇帝掌握放粮权。

军饷的补给都由皇帝决定,将军只是中间接手人而已,让士兵们知道自己在吃谁的饭,是谁给他们报酬,这是一个最直接有效的办法,这样的话,士兵就不会再跟着将军造反,毕竟皇帝是给自己饭吃的人。

但是如果皇帝比较弱势,没有能力时,军饷权就会被将军拿走,此时的士兵无论何时靠的都是将军,平时他们也见不到皇帝,更不了解他,自然也就没有忠心可言,在造反的时候也就不痛不痒了。

而且有时候,士兵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在帮助将军造反,谋逆这种事情自然是要小心行事,否则就是杀头的大罪,因此在开始之前,将军们都会做好充足的准备,这些行动往往都是悄悄进行的,或许连将军身边的亲信都不知道,他们只是出于对将军的信任在完成任务而已。

即使手下有士兵知道了将军即将造反,把此事禀报给了皇帝,很大概率上皇帝也不会相信,因为毕竟这只是一个小士兵而已,如果他是来挑拨离间的自己就中计了,所以除非皇上自己抓住把柄,否则都不会轻易相信别人的。

将军决定造反时,也并不是什么时间都可以行动,他需要选择一个有利于自己的时机,一旦士兵们在不知情的情况跟随将军造反了,即使他是无心地,也已经无力回天,他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因为造反可是忤逆之罪,这种罪在古代是不可饶恕的,哪怕他说他自己不是故意的,也不可能会有人相信。

将军在这种情况下都会说士兵们已经无路可退,还会承诺很多待遇俸禄之类的赏赐,士兵们也就很少会有不听话的了,实际上平时皇帝都远在高堂之上,让士兵们感觉距离十分遥远,他们对于皇帝的命令和认知都是来自于将军。

不过这些士兵们除了和皇帝有仇的,其他人都会有忠君思想,这是那个时代留下的烙印,只要哪个皇帝不是一个昏君,当皇帝亲自上阵对士兵们发出指令时,他们都会听从皇帝的命令,甚至是正在造反中时,这些士兵也可能会临阵倒戈。

同类推荐

​朱元璋为什么放弃了元朝的大片领土?

​朱元璋为什么放弃了元朝的大片领土?

朱元璋为什么放弃了元朝的大片领土? 朱元璋为什么放弃了元朝的大片领土?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纵观我国几千多年的历史,王朝是更迭...

​宋朝科学家沈括是怎么研究声学共振的?

宋朝科学家沈括是怎么研究声学共振的? 想知道宋朝科学家沈括是怎么研究声学共振的吗?其实我国古代很早就对共振现象有记述,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

​崇祯想要迁都,为何很多大臣要反对呢?

崇祯想要迁都,为何很多大臣要反对呢?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崇祯当年是机会翻盘的的,从后续的南明政权来看,当时在南方,明朝依然是被认可...

​正史中曹操帐下四大谋士分别是谁呢?

正史中曹操帐下四大谋士分别是谁呢? 曹操集团涌现了很多足智多谋的谋士,比如郭嘉、程昱、贾诩、荀攸等,那么在正史中,郭嘉、程昱、贾诩、荀攸,谁才是...

热门排行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