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到底是什么样的 战场上为什么到处都是火光通天

古代打仗到底是什么样的 战场上为什么到处都是火光通天

还不知道:古代打仗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冷兵器时代,为何打仗时战场上到处都是火光通天?

很多与战争相关的影视剧中,经常会出现打仗时战场的场景,而且那些情景基本上也都差不多,无外乎是“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烟尘四扬、到处冒火”,而且无论是在古代的战场还是现代的战场,这种战场的情景基本上都大同小异,这就让人感到困惑了。

古代可是冷兵器时代,为何打仗的时候,战场上却也会四处冒火呢?近现代的战场上之所以四处冒火,那是因为人们已经将火器也就是热兵器运用到了战场中,如火炮、火枪之类的,这些武器在击发时会冒出大量的火光,而在击发出去以后,也会产生大量的火光,所以会造成一种到处都是火光通天的现象。

那么古代呢?古代可没有这些火器,战场上的火光又是怎么来的?其实看曹操此事便知。建安五年(200年),当时势力最大的诸侯袁绍派遣大将军颜良,率领大军攻打曹操,在经过一系列的战役之后,曹操虽有小胜,却并未伤及袁绍的筋骨,双方最终在官渡这个地方展开决战。

此时曹操有着两万大军,袁绍则是有着十一万大军,相峙了很长一段时间,曹操已经等得心神差点崩溃即将要退军了,但是在最后时刻他做了一个决定,那就是派遣大军采用火攻,烧掉了袁绍屯放在乌巢的粮草,在那里放了一把极为璀璨的大火,也烧掉了袁绍的军心,于是曹操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一跃成为当时天下的顶级势力。

也就是说,在热兵器还没有发明之前,古人们在打仗的时候,早就已经采用火攻这一方法了。春秋时期的兵法家孙武在写作《孙子兵法》的时候,特意写了《火攻篇》,用一整章的内容来阐述,火攻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优秀的将领应该如何使用火攻。

后世有志于军事战阵的将领,基本上从小就会苦读兵法,而这里所说的兵法基本上就是指的《孙子兵法》,所以后世的将领在打仗时也大多会采用火攻,曹操在官渡之战中用火攻毁粮只是一个例子,另外像诸葛亮的“火烧赤壁、火烧藤甲兵、火烧上方谷”等等,可见火攻早就已经普遍了。

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在战争结束以后,获胜的一方往往会清点战利品,将能够带走的东西全都带走,而那一些不能跟带走的东西,也不会给敌人留下,于是就会选择一把火烧掉,这样一来哪怕是将领没有采用火攻,战场上也必然火光冲天,这个真相也可以说是很残酷了。

参考资料:《孙子兵法》、《三国志》

同类推荐

​指天誓日

​指天誓日

指天誓日 【指天誓日的意思】:指着苍天;对着太阳发誓。表示态度坚定或忠诚。 【用法分析】:指天誓日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褒义。 【指天誓日的来源...

​自取其辱的东吴大臣,此人究竟是谁呢?

​自取其辱的东吴大臣,此人究竟是谁呢?

自取其辱的东吴大臣,此人究竟是谁呢? 吴蜀两国结盟,使者相互往来,作为使者,本应该只谈友谊,申明利害,求同存异,避免矛盾,但蜀汉国有一个使者却节...

​马超进入蜀汉后,为何很少有战绩呢?

马超进入蜀汉后,为何很少有战绩呢? 五虎上将马超为何不被刘备重用?我们观察马超的后期军事生涯,可以发现马超几乎没有什么建树,造成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

​李世民临终前让太子李治杀了谁?

​李世民临终前让太子李治杀了谁?

李世民临终前让太子李治杀了谁? 李世民临终前让太子李治杀了谁?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大唐皇帝李世民的功绩,在历史《新唐书.太宗本...

热门排行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