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玉为什么是第一个知道康熙帝将传位给四阿哥的人?

张廷玉为什么是第一个知道康熙帝将传位给四阿哥的人?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张廷玉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在《雍正王朝》中,要是论老谋深算,随便一个老人家都能拎出来露两手。

但是除去帝王,我们看这么多的大臣,为什么只有张廷玉是历经三朝而不倒,并成为最终配享太庙之汉臣?

除了他本身足智多谋,小心谨慎,君子不党之外,还跟他能准确判断形势有关。尤其是对雍正帝即位一事上,他是早早就布好了局,并成为第一个猜出康熙帝意愿,将传位给四阿哥之人。

image.png

一、

前面我们曾经分析过邬思道和康熙帝,对老四胤禛能顺利上位做了哪些部署。可以看出,邬思道行的大都是阴暗之道,不能摆到台面上讲,这也是为什么雍正帝即位第二天,他就跑路的原因。

而康熙帝一直行使的是光明正道,当然,这也跟他们的身份不同有关。

在康熙帝将传位哪位阿哥这件事上,每个人的看法都不同,老十四胤禵自从夺得大将军王职务后,就一直认为皇位非自己莫属。老八胤禩则认为,自己在朝中大臣心目中的地位最高,皇位也是可能落到自己身上的。

与邬思道纯靠揣摩康熙帝的心思不同,他甚至都没有见过康熙帝哪怕一面(书中见过一面,剧中没有提过)。张廷玉提前获知老四胤禛将即位的消息,则就容易得多,毕竟他常在康熙帝身边出没。

实际上确实如此,康熙帝临终前,确实是只叫了张廷玉在身边,并通过张廷玉压制了隆科多,并最终传位给了老四胤禛。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作为一名汉臣,张廷玉何德何能,他是如何一步步迎合圣意,并成为顾命大臣的呢?

要解释清楚这件事,那就得从康熙帝身上下手,他为什么要选张廷玉为顾命大臣?

我们看这部剧,不难发现,最开始上书房大臣是以佟国维为首,马齐为辅,张廷玉满打满算排第三。

但是凭借着张廷玉的君子不党,凭借着张廷玉的勤劳(在上书房值班的往往都是他),凭借着他的聪明才智,和顺势而行,最终成为了上书房首辅。

image.png

二、

康熙帝晚期,最痛苦的事莫过于皇子相争了,他在苦恼大清朝将传位给哪位皇子的同时,必然也要思考,并物色谁去当这个顾命大臣!

所以,从该剧一开始老四胤禛下扬州赈灾开始,康熙帝就没有停止过对身边大臣的考察。

在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之前,各位大臣其实都一样,都是吃瓜群众的存在,并没有想过太子会不能即位。

可是随着南方赈灾、户部欠款和刑部冤案几件事挨个发生之后,太子胤礽的威望和能力,受到康熙帝的质疑。康熙帝最终接受太子胤礽卖官一事后,出了门叹了口气,哀叹这难道是将来大清的皇帝?

康熙帝有了这种质疑,大臣们自然会随风而动,而第一个站出来的就是佟国维。老四胤禛追缴户部欠款不利,被康熙帝训斥之后,刑部冤案爆发,佟国维那是相当兴奋,还在朝堂之上讽刺康熙帝“投鼠忌器”,激发康熙帝要彻查此事。

大家其实都看出来了,刑部冤案查清之日,就是太子胤礽被废之时。只不过佟国维认为,老四胤禛已经失势,太子胤礽被废之日,就是老八胤禩被立之时,所以他才会建议老八胤禩:

“八爷应该知道皇上那儿,不怕做错事就怕不做事!”

为什么说平时多加加班是好事呢,这件事放在张廷玉身上就灵验了。老八胤禩连夜送奏折给康熙帝之时,正打中康熙帝的软肋,他犹犹豫豫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于是找到了还在上书房加班的张廷玉。

image.png

三、

张廷玉的选择是直接烧掉奏折,回过头来讲自己根本没见过什么奏折,以此表明,自己仍然是“君子不党”。

此举深得圣意,康熙帝直接拍板要去热河狩猎,同时也为了散散心,明确要求张廷玉同行。

记住,从这个时候开始,张廷玉就已经进入到康熙帝的考察范围了。张廷玉再次立功就到了八大山庄被围事件了,可以看出,康熙帝足够信任张廷玉,甚至狼覃秘密部队都交给张廷玉调动。

实际上应对“太子兵变”,康熙帝紧张,张廷玉同样紧张,康熙帝在病倒之后,张廷玉也是打了个踉跄,差点摔倒。幸亏他强打精神,替康熙帝发号施令,且明察秋毫,发现兵变的异常,指出太子调兵手谕有假。

发现太子手谕有假这个细节很重要,张廷玉就是通过这个细节,锁定了未来皇帝人选,并小心谨慎保守这个秘密。

也就是说,在康熙帝知道太子胤礽是被冤枉的前后,他下达了两个命令。第一个命令就是当场封了四个亲王,这是在不知道太子手谕是假的之前下的命令;第二个命令则是得知太子手谕是假的,但是仍然决定废掉太子胤礽,并让众臣举荐新太子。

这两个命令当然有试探众位皇子,并找出幕后凶手的目的,但是更重要的是传递了两个信息给张廷玉:

一个信息就是太子胤礽已经让康熙帝大失所望,你想啊,康熙帝明知道他是冤枉的,还是要废掉他,由此可知太子胤礽注定继承不了大统。第二个信息就是,康熙帝当时认定太子胤礽要造反,那么继承大统的人选必然就在这四个亲王当中。

这四个亲王就是皇长子胤禔、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和皇八子胤禩。

四、

一旦锁定了这四个人选,后面的什么老九老十,还有大将军王,都是配角,不在考虑之列。

可是刚刚确定了四个人选,就有两个蹦出来互咬了,老大胤禔最早蹦出来,要替康熙帝手刃了太子胤礽,气得康熙帝大骂他是蠢猪。老三胤祉一看有机可图,立马举报老大魇镇太子,结果被康熙帝大骂书读到狗肚子里了。

老大被直接圈禁,跟皇位永久无缘,老三也被训斥一番,从此心灰意冷,不再关心皇位之事。

这时候,就剩下了老四胤禛和老八胤禩,二选一!

后面的举荐新太子,其实就是在试探老四和老八,张廷玉迟迟没有表态支持哪一个,正是基于他跟康熙帝共守了这个识破假太子手谕的秘密。

后来的朝堂之上,果然佟国维犯了结党的大罪,同时康熙帝也对老八胤禩表达了强烈不满。在此情形下,张廷玉心领神会,从衣袖里掏出了举荐废太子胤礽复立的奏折。

其实这个地方可能藏着一个大秘密,张廷玉从左袖口掏出的奏折,那么他的右袖口有没有奏折呢?他的腰上是不是还藏着一个奏折呢?

此战彻底奠定了张廷玉成为“顾命大臣”的基础,上书房首辅佟国维被罢官,直接回家养老,退出了政治舞台。马齐这个人毫无主见,一直跟在佟国维后面转悠,看到张廷玉掏出奏折,惊讶地差点掉了牙。为了自保,不得不跟康熙帝据理力争,最终被贬职,排到了张廷玉之后。

就这样,张廷玉通过此战,一举拿下上书房首辅的位置,也通过了康熙帝的考验,成为未来的顾命大臣。

后来康熙帝的南巡,带着的人仍然是张廷玉,甚至设计拿下太子胤礽之时,也是跟张廷玉商议后下的套。可以说,在设立储君之事上,康熙帝是没有隐瞒张廷玉,张廷玉也确实值得信赖,守口如瓶,毫无破绽。

等到最后时刻到来,一切顺理成章,张廷玉面对九门提督隆科多宣读了两份圣旨。并把制约隆科多的圣旨放进了衣袖,后来在老九老十质疑康熙帝是传位给十四阿哥之时,巧妙地把老四胤禛引到侧室。后面张五哥拿着金牌令箭去找邬思道,再去放老十三胤祥,以及后来隆科多拿来传位诏书,宣读完毕后,张廷玉把雍正帝拉到一边坐下,也是大喊一声:

同类推荐

​断袖之癖的典故

​断袖之癖的典故

断袖之癖的典故 断袖之癖出自《汉书.佞幸传》:“尝昼寝,偏藉上袖,上欲起,贤未觉,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 汉哀帝刘欣有一位男宠董贤,对其爱之深切...

​刘邦为何临死前要杀掉樊哙

​刘邦为何临死前要杀掉樊哙

刘邦为何临死前要杀掉樊哙 刘邦为何临死前要杀掉樊哙 刘邦之所以临死前要杀掉樊哙,是因为这么做除了可以减少他们对戚夫人的威胁,还可以减少樊哙对刘盈的...

​秦穆公是什么样的人

​秦穆公是什么样的人

秦穆公是什么样的人 秦穆公,春秋五霸之一。他励精图治,做事机巧,成功的把众人瞧不上的秦国打造成一代霸主!炒鸡拉轰!秦穆公深知秦国被晋国压制好几百...

​柴绍是谁

​柴绍是谁

柴绍是谁 柴绍,字嗣昌,是唐朝初年的名将,也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隋朝时期,柴绍初入仕途封为元德太子千牛备身,并迎娶唐国公李渊之女平阳昭公主为...

​天之骄子的故事

​天之骄子的故事

天之骄子的故事 西汉时期,匈奴常侵扰边郡,汉武帝曾多次派兵交战,并取得胜利。公元前90年,匈奴骑兵再次侵占五原、酒泉等地,杀掠当地百姓。 于是,汉武...

​重阳节的来历

​重阳节的来历

重阳节的来历 重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重阳”之名最早出自《易经》。书中把“九”定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

​背水一战的故事经过是怎样的

​背水一战的故事经过是怎样的

背水一战的故事经过是怎样的 背水一战一词,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被韩信楚汉战争时,韩信领兵攻打赵国。赵王带领二十万大军在井陉关阻击韩信。见此...

​故剑情深的故事

​故剑情深的故事

故剑情深的故事 故剑情深最早出自《汉书·外戚传上》:“上乃诏求微时故剑,大臣知其指”。 汉宣帝刘询在流落民间时,他娶了许平君为妻,二人相依为命,夫...

​关羽一生最尊重的人

​关羽一生最尊重的人

关羽一生最尊重的人 关羽一生最敬重的人 关二爷最为人知的性格特点有两个,一个是很讲义气,很重义气,另一个则是为人很傲,因为关二爷确实武艺高超,所以...

​衣锦还乡的故事经过是怎样的

​衣锦还乡的故事经过是怎样的

衣锦还乡的故事经过是怎样的 项羽在攻占咸阳后说过一句话:“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 ”,慢慢的就有了衣锦当还乡的说法。 项羽在攻占咸阳后...

​朱元璋为啥不传位给朱棣

​朱元璋为啥不传位给朱棣

朱元璋为啥不传位给朱棣 朱元璋为啥不传位给朱棣 想必大家都知道,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后,疑心一直都很重,所以,所有的朝堂政事他都是亲历亲为,从不让人...

​邹衍六月飘雪是怎么回事

​邹衍六月飘雪是怎么回事

邹衍六月飘雪是怎么回事 一般形容一个人被冤枉了,都说“某某比窦娥还冤!真是六月飘雪呀!”,从此,大热天下雪就成了冤案的艺术说法!这个说法来自关汉...

​秦二世胡亥最后结局:为什么被杀

​秦二世胡亥最后结局:为什么被杀

秦二世胡亥最后结局:为什么被杀 作为历史残暴昏庸的帝王秦二世胡亥最后又有着怎样的结局?通过本篇文章一起来了解胡亥怎么死的。 说秦二世胡亥昏庸残暴主...

​嬴师隰的一生

​嬴师隰的一生

嬴师隰的一生 人生如戏,剧情常常会反转!秦献公嬴师隰[xí],他的一生就是从落魄公子再度反转成君王的完美剧本!嬴师隰在十岁的时候,遇上了老爹去世,叔...

​刘邦被匈奴围困七天七夜是怎么脱险的

​刘邦被匈奴围困七天七夜是怎么脱险的

刘邦被匈奴围困七天七夜是怎么脱险的 刘邦被匈奴围在白登山7天7夜 当时刘邦派韩王韩信抵御匈奴,但是匈奴兵力过于强盛,因此韩信经常派遣使臣去匈奴求和,...

​慈禧死前抓百个小孩

​慈禧死前抓百个小孩

慈禧死前抓百个小孩 慈禧死前下令抓来100个孩子 慈禧的一生可以说是作恶多端,非常残忍,也给那时候的清政府以及后来的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痛苦,当然,...

​李显是谁

​李显是谁

李显是谁 唐中宗李显,原名李哲,是唐朝的第四位皇帝,也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所生的第七子。 武则天主政后,章怀太子李贤因猜忌被废,改立李显为皇太子。...

​诸葛亮舌战群儒原因是什么

​诸葛亮舌战群儒原因是什么

诸葛亮舌战群儒原因是什么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在曹操大军的威逼之下,荆州刘表之子刘琮献城投靠了曹操。听闻这个消息,刘备放弃了樊城,去江夏刘琦...

​人杰地灵的故事

​人杰地灵的故事

人杰地灵的故事 公元663年的重阳节,洪州阎都督在新落成的滕王阁大宴宾客,当地知名人士都应邀出席。 当时,二十六岁的王勃也被邀请参加,但是被安排在不起...

热门排行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