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圣外王(内圣外王是儒家还是道家)

内圣外王(内圣外王是儒家还是道家)

内圣外王名词解释

“内圣外王”是儒家的主要学术思想之一。“内圣”指的是君主对国家内部的治理调和,同时也被认为是儒家学子对自身品格的修行依据;“外王”是指君主对其他国家和国内人民的政策战略,而在个人修行方面,也是儒家学子处理人际关系的思想指导。

“内圣外王”一词最早出自《庄子·杂篇天下》。但这并不妨碍用“内圣外王”来阐释儒学,因为自宋以来,随着儒道释三教合流,理学出现,随之开始用“内圣外王”来阐释儒学。

儒家“内圣外王”政治思想中,体现了道德与政治的直接统一。儒家无不讲道德,也无不谈政治,认为政治只有以道德为指导,才有正确的方向;道德只有落实到政治中,才能产生普遍的影响。

没有道德作指导的政治,乃是霸道和暴政,这样的政治是不得人心的,也是难以长久的。

孔子曾经说过: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要求政治家首先出自道德家,统治者只有先致力于圣人之道,成为“仁人”,才可能成为天下爱戴的“圣主”。怎样才能成为道德家呢?

按照孔子的言论,要做到“仁”与“礼”,达到内圣,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统治者。

所谓“内圣外王”,实际上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即先“内圣”,而后“外王”。

只有先将自己修行好,才能成功地治理他人,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所以,“内圣”是“外王”的前提,“外王”是“内圣”的保证,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梁启超曾经说过:

“‘内圣外王之道’一语包举中国学术之全体,其旨归在于内足以资修养而外足以经世。”

梁先生给这四个字的评价多高啊,“内圣外王”是中国学术的全部!内,自我的修养;外,成就一番事业,这就是现代人说的领导力。

佛家“体”和“用”的道理,“体”是一个事物内在的本质,是它自己跟自己的关系,“用”是一个事物外在的用途,是它跟别人的关系。内圣指领导力之“体”,外王指领导力之“用”。

那么,“内圣外王”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呢?

我们来看一下中国文化中另外重要的四个字:修齐治平。

“修齐治平”出自《礼记·大学》: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无论你是皇帝老子还是普通百姓,都要以修身为本,不修身就会失去为人的根本,失去根本或根本不牢,就谈不上建功立业!只有不断修身进德,才可以齐家,才可以治国,才可以平天下。

以“修身”为本,而进一步以“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为“内圣”功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外王”功夫。

君子尊其身,而内外交修,格、致、正、诚,内修之目也。齐、治、平,外修之目也。国家天下,皆吾一身,故齐、治、平皆修身之事。

古人很有意思,“正心诚意”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是修身,前者内修,后者外修而已。

也就是说,无论你取得多大的功业,当了多大的官,赚了多少钱,这些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目的还是为了修身!

今人读来,固然有些失于迂腐,但是比起那些把权、钱、享受当作目的和最好追求而失去了自我的人,这个“迂腐”实在好上百倍!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的词汇,就是“西学为用、中学为体、框架为相”。那么,知、仁、勇和君、亲、师,它们之间有没有逻辑关系呢?

如果看的时间长一点,就很容易发现,其实它们之间是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即“知”为“师”之体,“仁”为“亲”之体,“勇”为“君”之体。

儒家偏于“仁—亲”,法家偏于“勇—君”,而道家偏于“知—师”。意、正心,还是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修身,前者为内修,后者为外修。

掌握了这个道理,人生才能真正平衡而有意义。归根到底还是那句话:做事就是做人

内圣外王

内圣外王,指对内具有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王道。它出自于先秦· 庄周《 庄子·天下》:“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传统儒学有一个基本主张,即“内圣外王”。所谓“内圣”的由来就是修身养性,做一个有德性的人;所谓“外王”的由来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冯友兰《中国哲学之精神•绪论》中说:“在中国哲学中,无论哪一派哪一家,都自以为讲‘内圣外王之道’。”从心理学内圣外王,指内具有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 王道。

出处:先秦· 庄周《 庄子·天下》:“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传统儒学有一个基本主张,即“内圣外王”。所谓“内圣”的由来就是修身养性,做一个有德性的人;所谓“外王”的由来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冯友兰《中国哲学之精神•绪论》中说:“在中国哲学中,无论哪一派哪一家,都自以为讲‘内圣外王之道’。”

什么叫“内圣外王”﹖

内圣外王,指内具有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王道。“内圣外王”一词最早出自《庄子·天下篇》。但这并不妨碍用“内圣外王”来阐释儒学,因为自宋以来,随着儒道释三教合流,理学出现,随之开始用“内圣外王”来阐释儒学。

内圣外王编辑“内圣外王”之道,后世学者无一例外将其归于儒家的主要思想,但并非儒家首创。孔子的儒学思想内涵深远,内容丰富,既能体现在道德、人格方面,也体现在其政治思想方面。下面即对孔子的“内圣外王”之道及其政治思想简要分析。

出现

“内圣外王”最早出现于《庄子·天下篇》。《天下篇》作者说:“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道)。此即“内圣外王之道”。照《天下篇》看,“内圣外王”是天下之治道术者所追求的,“内圣”是作者的人格理想,它表现为:“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熏然慈仁,谓之君子”;“外王”是作者的政治理想,它表现为:“以法为分,以名为表,以参为验,以稽为决,其数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齿;以事为常,以衣食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为意,皆有以养,民之理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天下篇》作者的“内圣外王”之道是儒道法三家思想结合的产物。其内涵通俗的讲,“内圣”就是修身养德,要求人做一个有德性的人;“外王”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圣外王”的统一是儒家学者们追求的最高境界。

虽然“内圣外王”一词不是直接出自儒学和孔子之说,但《天下篇》作者所阐述的“内圣外王之道”与孔子儒家思想有相通之处,这就为儒家采用这一术语提供了理论依据。

“内圣外王”是什么意思?

“内圣外王”是儒家的主要学术思想之一。“内圣”指的是君主对国家内部的治理调和,同时也被认为是儒家学子对自身品格的修行依据;“外王”是指君主对其他国家和国内人民的政策战略,而在个人修行方面,也是儒家学子处理人际关系的思想指导。

儒家“内圣外王”的人格理想追求早在春秋时期就已韧显端倪。《左传》中所谓“三不朽”之说,其立德、立功、立言的次序排列就已蕴含了“内圣外王”的意思。孔子的“修己”以“安人”并进而“安百姓”的“为己之学”也有同样的意思在内。

扩展资料

内圣主要表现为善的德行。善的具体内容是广义的人道精神,其基本观念则是儒家的仁。原始儒家以仁为核心,孔子曾把“恭、宽、信、敏、惠”视为仁的具体内容,这些品德从小同方面展示了内圣的品格。后来儒家一再强调的仁、义、礼、智、信等等,也可视为人格的内在规定。

与正面确立仁德相联系的是克己,后者在另一个意义上体现了仁:“克己复礼为仁。”除了仁德之外,内圣在某种意义上还表现为仁与知的统一。智是一种理性的品格,缺乏这种品格,主体往往会受制于自发的情感或盲目的意志,很难达到健全的境界。所以从先秦原始儒家到宋明理学,都一再将理性的自觉看成是达到内圣的必要条件。

内圣外王的意思 什么叫内圣外王

“内圣外王”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内具有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王道。

“内圣外王”出自战国时期思想家庄子所著《庄子·天下篇》。庄子说:”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皆以其有为不可加矣。古之所谓道术者,果恶乎在?曰「无乎不在。」曰:「神何由降?明何由出?」「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

白话翻译就是:天下研究学术的人很多很多,都认为自己掌握了真理而且达到了无以复加、登峰造极的境界。那么,古时候所说的有关天道的规律,果真又存在哪里呢?回答是:“无处不在。”如果再问:“自然赋予的灵妙从何处降临?人们所拥有的睿智又从哪里产生?”

回答是“玄圣有他诞生的原因,圣王也有他出现的根由,因为他们全都源于宇宙万物本体混一的道。”

其内涵通俗的讲,“内圣”就是修身养德,要求人做一个有德性的人;“外王”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圣外王虽为道家学派创始人庄子提出,内圣外王的统一也是儒家学者们追求的最高境界。

扩展资料

孔子儒家思想体系中内圣外王。

在孔子的思想中,内圣和外王是相互统一的,内圣是基础,外王是目的,只有内心的不断修养,才能成为“仁人”“君子”,才能达到内圣,也只有在内圣的基础之上,才能够安邦治国,达到外王的目的。同样,内圣之有达到外王的目的才有意义,外王实现了,内圣才最终完成。

孔子“内圣外王”政治思想中,体现了道德与政治的直接统一。儒家无不讲道德,无不谈政治,认为政治只有以道德为指导,才有正确的方向;道德只有落实到政治中,才能产生普遍的影响。没有道德作指导的政治,乃是霸道和暴政,这样的政治是不得人心的,也是难以长久的。

道德与政治的统一,也就是由“内圣”到“外王”。这里,“内圣”是“外王”的前提和基础,“外王”是“内圣”的自然延伸和必然结果。修己自然能治人,治人必先修己。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内圣外王

内圣外王

同类推荐

​香椿种子(香椿种子怎么育苗)

​香椿种子(香椿种子怎么育苗)

香椿种子(香椿种子怎么育苗) 香椿树的种子怎么吃 香椿树种子属于翅果,很小,可以随风飘很远,借以传播种子。大面积主要靠种子播种,没听说可以食用,但...

​国民党灰衣社(国民党灰衣社长是谁)

​国民党灰衣社(国民党灰衣社长是谁)

国民党灰衣社(国民党灰衣社长是谁) 电视剧青盲中红崖菱是做什么的?爬虫有什么用?断断续续看的,没明白 爬虫在剧中叫蜒蚰,就是南方常见的鼻涕虫。把红...

​服装店的陈列(服装店的陈列思路)

​服装店的陈列(服装店的陈列思路)

服装店的陈列(服装店的陈列思路) 服装陈列的十大手法 服装陈列方法如下: 1、 同一色搭配。同一色系的衣服放在一起会给人很舒服的感觉,注意同一色系搭配...

​快男冠军是谁的简单介绍

​快男冠军是谁的简单介绍

快男冠军是谁的简单介绍 武艺那届快男,谁是冠军啊,还有谁把排名告诉我 武艺那届快男冠军是李炜,广州唱区的李炜获得冠军、长沙唱区刘心和武艺分获亚季军...

​厕所之神(厕神有什么用)

​厕所之神(厕神有什么用)

厕所之神(厕神有什么用) 元宵节与紫姑的传说紫姑,神话中厕神名,元宵为何要请“厕神”紫姑? 紫姑,神话中厕神名,又称子姑、坑三姑。相传她心地善良,...

​怎样改编剧本(怎样改编剧本小说)

​怎样改编剧本(怎样改编剧本小说)

怎样改编剧本(怎样改编剧本小说) 怎样编写剧本? 剧本区别于任何一种文体形式,经常看到有的朋友把剧本写成了小说或人物传记,这是不对的,至少是不专业...

​如何快速提高成绩 如何快速提升成绩?

​如何快速提高成绩 如何快速提升成绩?

如何快速提高成绩 如何快速提升成绩? 如果你是个学渣,那么成绩这个东西不是一朝一夕能够上去的,需要经过你的不懈努力 如果你是一个像我一样有三分钟热...

​每日一字:蜡怎么读

每日一字:蜡怎么读 蜡 là: 左右结构,左收右放。 左部“虫”旁斜势抗肩,不可写宽。“口”应写窄,大抗肩;竖笔高起,上粗下细,过“口”后稍带撇状,到...

​开卷有益的解释 成语故事之开卷有益

​开卷有益的解释 成语故事之开卷有益

开卷有益的解释 成语故事之开卷有益 《太平编类》是搜集摘录了一千多种古籍的重要内容编辑而成的,全书共一千多卷。 宋太宗赵光义对这本巨著很感兴趣,规...

​婚姻出现问题怎么修复 只需要3招

​婚姻出现问题怎么修复 只需要3招

婚姻出现问题怎么修复 只需要3招 今天给大家一起来探讨的一个话题是,婚姻如果出现问题,我们怎么样去修复它?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其实婚姻永远会出现问题...

​干燕窝正确保存方法 需要放冰箱吗?

​干燕窝正确保存方法 需要放冰箱吗?

干燕窝正确保存方法 需要放冰箱吗? 首先要知道,燕窝干货保存的关键词是——防潮。 一般放置于通风阴凉、不被阳光直射处即可,切记不可放在冰箱等电器的...

​职高计算机应用都学什么 ?

​职高计算机应用都学什么 ?

职高计算机应用都学什么 ? 手机的大量普及,各色的软件层出不穷。其中,最受到年轻人追捧的就是游戏软件。喜欢打游戏的孩子们在初三毕业的时候都想选择计...

​在家如何清洗皮衣?

​在家如何清洗皮衣?

在家如何清洗皮衣? 寒冷的冬季,除了毛呢和羽绒服皮衣也是我们常穿的保暖衣物,它既温暖还个性为单调的冬季增添了几分与众不同。可是,皮衣久穿它表面的...

热门排行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