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贞纯皇后王氏:明宪宗朱见深继后,一生无子无女的后宫可怜人
孝贞纯皇后王氏:明宪宗朱见深继后,一生无子无女的后宫可怜人
前言: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二月十三日,一队人马飞也似地驰进了紫禁城。为首之人全身缟素,正是当朝皇帝朱厚照。看到皇帝回宫之后,原本安静的紫禁城中突然爆发出震天的哭声。
原来就在二月十日,朱厚照的嫡祖母慈圣康寿太皇太后王氏崩。而此时的正德皇帝,却远在九边重镇之一的宣府驻跸。自从去年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八月底离京,十月份的时候又在应州打了一仗后,皇帝陛下已经有足足半年时间不在京城了。本次听到太皇太后驾崩,这才一路快马加鞭从宣府赶回北京。笔者查了一下,当年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七月十六日离开京师,直到七月二十三日从抵达宣府。而朱厚照从接到噩耗到赶回京城,中间只花了三天,算得上很拼命了。
己卯,慈圣康寿太皇太后崩。越三日壬午,上至自宣府乃发丧。—《明武宗实录卷一百五十九》
但是明武宗依然创造了一个历史,明朝开国以来,还没有哪位太皇太后或者皇太后离世之时,皇帝没有陪在身边的。如果提到明朝最憋屈的皇后,这位慈圣康寿太皇太后就算不能名列第一,排名前三总是妥妥的。
紫禁城
一个沦为摆设的替补皇后
天上掉下一个大馅饼王氏,南直隶上元人(今属南京市江宁区)。天顺末年之时,和吴氏、柏氏一起被选入宫中,作为皇太子妃的候选人之一。虽说皇太子朱见深的一腔深情,都系在了年长他17岁的万阿姨身上。但是情归情,爱归爱,英宗在世的时候,借朱见深一个胆子,也不敢提出让万阿姨做皇太子妃。
然而朱祁镇犹豫了许久,也没有在他驾崩之前定下皇太子妃的最终人选。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正月二十二日,皇太子朱见深在紫禁城奉天殿内即位,是为宪宗。据说朱见深在当了皇帝之后,曾有立万阿姨为皇后的念头,遭到了其生母周太后的强烈反对。这当然也怪不得周太后,毕竟万阿姨的年龄和她一样大,这样一个媳妇实在是消受不起。
明宪宗与万贵妃剧照
最终当年七月,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吴俊之女吴氏被册为皇后。而落选的王氏和柏氏有没有什么补偿,比如册为皇妃呢?很可惜,没有。然而有的时候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
吴氏只做了一个月的皇后就被废黜,创下了大明废后的速度记录。根据《明史》的记载,心高气傲的吴皇后看不惯皇帝天天和万阿姨腻歪,“摘其过杖之”,也就是故意找茬把万阿姨打了一顿。年轻人做事就是冲动。万阿姨虽然年纪大,但她和朱见深之间的感情纯粹而真挚,不掺杂一丝杂念。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即使是周太后,在皇帝心中的地位都没有万阿姨重要。吴皇后为她的冲动付出了代价,但中宫之位不可久虚,这个馅饼最终砸到了王氏头上。
戊寅,敕谕礼部臣曰:朕之婚礼,先帝在时已选定王氏。育于别宫,以待期矣。不意太监牛玉偏徇己私,朦胧奏请。将选退吴氏,复选为皇后。朕既察知其非,请命皇太后废黜吴氏。明正牛玉之罪,将以正家,诚有不得已者。朕方自省前误,心尚未宁。而文武群臣再三陈请,谓中宫正位不可久虚。义正辞切,朕难固拒,今勉从所请。仍遵先帝成命,册立王氏为皇后。所有合行礼仪,尔礼部会同翰林院斟酌举行。仍先择日以闻。—《明宪宗实录卷九》
做一个合格的吉祥物有了吴废后的前车之鉴,王皇后自然对万阿姨的能量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在明末沈德符所著的《万历野获编》中,对这位王皇后有这样一个评价“能委曲下之,故得安于位”。换句话说,就是在后宫中能充分摆正自己的位置,万阿姨说一,我王皇后决不说二。
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正月,朱见深和万阿姨的爱情结晶:皇长子诞生。当年三月,万氏册封为贵妃,之前另一位皇后候选人柏氏则进封贤妃。从这个角度看,万氏诞育皇长子而进封贵妃,宪宗对她虽然宠爱,但并未逾礼。可惜皇长子在当年十一月即不幸夭折,此后几年时间里不但万阿姨没有动静,其他后妃也都没有喜讯传出。
王皇后剧照
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四月,针对宪宗偏宠万阿姨一人,礼部尚书姚夔委婉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思圣体之当慎惜,思圣爱之当均溥”,意思就是请皇帝陛下“雨露均沾”。朱见深老脸一红,就回了一句“内事朕自处置”,想把这事糊弄过去。正好当时天下大旱,工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刘定之趁机上言,将皇后“礼遇稍疏”和大旱联系在一起,要求皇帝速速改正,以免有“后时不及之悔”。不得不承认,明朝的官员是真敢说。不过这回宪宗都懒得回复,直接“留中”。
但是言官们不依不饶,小半年过去以后,眼瞅着宪宗“恶习不改”,六科给事中魏元等人不但再次对着皇帝火力全开,还以辞职作为威胁。宪宗自知理亏,承认言官们“所言有理”的同时,希望他们“勉于修职”,不许辞职。
陛下谓内事朕自处置。屏息倾听,将及半年。而昭德宫进膳不闻有减,中宫不闻有增。夫宫墙虽深,而视听犹咫尺也。衽席虽微,而悬象甚昭著也。且陛下富有春秋,而震宫尚虚。岂可以宗庙、社稷之大计,一付于爱专情壹之所。而不求子孙众多,以固国本,安民心哉?伏愿陛下思祖宗传体之重。明伉俪之义,严嫡庶之分。以尊敌体,以正宫闱。使阴阳各归其分,日月相并而明。宗社万年之基,将在于此。—《明宪宗实录卷五十八》
说明一下,上文中的昭德宫,是万阿姨的住所。其实朱见深也并不是没有行动,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四月,柏贤妃生下了皇次子朱祐极。从时间来倒推,在姚夔上疏之后,到魏元上疏之前,宪宗已经有了“雨露均沾”的行动。只是皇后宫中,可能确实去的比较少。估计宪宗心中想让万阿姨再生一个儿子,日后好册立为皇太子。因为一旦皇后有了儿子,那就是嫡长子,其他人都没指望了。根据明末清初查继佐所著《罪惟录》中记载,王氏成为皇后之后,皇帝来临幸的次数不超过十次。
后在中宫时,万贵妃益幸,父兄子弟贵震一时。妃常戎装侍酒,封昭德妃。而后终其身不十幸,无所妒忌。—《罪惟录列传卷之二》
明宪宗画像
从皇太后到太皇太后
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正月初十日,已经58岁高龄的万阿姨(这回真是阿姨了)撒手人寰。接到噩耗的朱见深情绪彻底崩溃,过了好久才长叹一声:“万侍长去了,我亦将去矣”。万阿姨的谥号是恭肃端慎荣靖,以皇贵妃的身份葬于天寿山西南。而“悒悒无聊”的宪宗也在半年后的八月二十二日驾崩,真正和万阿姨做到了生死相随。
九月初六日,皇太子朱祐樘登基称帝,是为孝宗。朱祐樘的生母纪淑妃,是广西土官的女儿,十多年前便已去世。此时后宫之中地位最高之人一个是宪宗生母圣慈仁寿皇太后周氏,另一个就是孝宗嫡母王皇后。
新帝登基,周氏和王氏的位分自然要再升一级。九月二十四日,孝宗为皇祖母周氏上尊号为圣慈仁寿太皇太后,母后皇后王氏上尊号为皇太后。但是正因为有太皇太后在,王太后在后宫的日子仍然过得相当憋屈,始终有人压着她一头。比如上尊号这样的大喜事,王太后还要先去周太皇太后跟前磕头才行。
是日,圣慈仁寿太皇太后行谒告礼毕。御宫中,服燕居冠服,升座。仪仗、女乐如前陈设。内引礼官引皇太后、皇后、英庙皇妃、宪庙皇妃、公主及六尚等女官并宫人各具礼服,诣圣慈仁寿太皇太后前庆贺行八拜礼。—《明孝宗实录卷四》
圣慈仁寿太皇太后周氏画像
那么这位太皇太后什么时候崩的呢?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三月初一日,整整压了王太后近18年。一年后的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五月初七日,孝宗朱祐樘驾崩。五月十八日,皇太子朱厚照登基称帝,是为武宗。六月十一日,武宗为圣祖母王氏上尊号为太皇太后。
到了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先是分封在宁夏的宗室安化王朱寘鐇在四月份起兵谋反,武宗派太监张永率京军前去平叛。安化王之乱虽然很快平定,但舆论很快将战火引到了奉武宗之意锐意改革的太监刘瑾身上。八月十一日,张永押送朱寘鐇回京,随即指出宁夏之变完全为刘瑾所激。武宗为了平息反对势力的怒火,不得已诛杀了刘瑾。到了年底,武宗以此做借口为太皇太后上了一个徽号,想表现一下自己的孝心以挽回形象。另外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在太皇太后面前,皇帝的自称是“臣”。
比者外乱既定,内变潜消。数月之内,两功并成。揆厥所由,寔惟慈训。礼当报称,诚切于中。谨率文武群臣奉册宝上徽号曰:慈圣康寿太皇太后。仰祈慈鉴,俯纳舆情。荣享徽称,茂膺景贶。益绵介祉,永祚曾玄。臣诚欢诚忭,稽首顿首谨言。—《明武宗实录卷七十》
从太皇太后变成慈圣康寿太皇太后,对王氏来说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皇帝陛下连他亲娘张太后都不放在心上,又怎么会在意和他并无任何血缘关系的太皇太后呢?
身后风波话说宫中在武宗回来之后才开始发丧,文武群臣这才素服聚集到清宁宫门外听宣遗诰。可怜王氏在遗诰之中还要求皇帝“宜以万几为念,不得过于哀慽”,事实证明她想多了。慈圣康寿太皇太后崩后被谥为“孝贞庄懿恭靖仁慈钦天辅圣纯皇后”。武宗打着送葬的幌子跟着梓宫一起去了天寿山,结果连基本的礼仪都没有遵守。
癸未,梓宫至山陵献殿,行安神礼。遣工部尚书李鐩祭告后土并天寿山之神。遣驸马都尉崔元、林岳、马诚分告长陵、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上忽驰马至山下,陪祭官皆惊散。上饮于帐殿,遂宿焉。—《明武宗实录卷一百六十三》
明宪宗茂陵
正德十三年六月二十三日,孝贞太皇太后神主祔享太庙。武宗前脚刚踏入太庙大门,天空之中立刻雷雹风雨大作,连大殿中的蜡烛都被全部吹灭。按明朝的规矩,等到大祥(去世两周年)之后,王氏才以孝贞纯皇后的身份祔庙,时间应该在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
但是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六月的时候,宗室宁王朱宸濠在封国南昌起兵造反。八月,武宗亲自率军南征(虽然此时宁王之乱已经被平定)。十二月二十五日,武宗抵达南京,而且没有露出一丝要返回北京的念头。正德十五年正月下旬,大学士杨廷和指出孝贞纯皇后大祥之日将近,希望陛下能尽早返京,然而武宗却根本不为所动。
辛亥,大学士杨廷和等言:“近钦天监另选二月十三日郊祀。又孝贞太皇太后大祥,神主祔庙亦在二月十日。此礼皆皇上所当躬亲举行者。今日期渐近,内外人心不胜悬望,伏乞銮舆早回。”不报。—《明武宗实录卷一百八十二》
直到正德十五年闰八月,武宗才从南京启程回京,但是直到十二月十日从抵达北京,但随即在十二月十三日南郊大祀之时吐血倒地。可怜的孝贞纯皇后神主祔庙仪式,不但在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正月初六日才举行,武宗本人病情沉重,只能让驸马都尉蔡震为代行礼。蔡震是英宗次女淳安公主的驸马,辈分上倒是和孝贞纯皇后相同。
太庙内景
王家外戚
王镇:孝贞纯皇后之父,原籍顺天府密云县人,袭祖职义勇卫千户,因而迁到南京。王氏被册为皇后之后,王镇进封金吾左卫指挥使。也许是宪宗对于皇后心中有愧,他对于王家人倒是非常照顾。王镇一路从指挥使升任中军都督府同知乃至中军右都督。史书上称王家“世以德善相承”,王镇本人更是“笃行君子”,想来王氏能有那么佛系的心态,受家庭的影响很重。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六月,王镇去世。
王源:孝贞纯皇后之弟。王镇死后,封锦衣卫都指挥使。成化十八年(公元1482年)升任中军都督同知,成化二十年(公元1484年)进封瑞安伯,岁禄一千石。赐世袭诰券,号推诚宣力武臣,阶荣禄大夫,勋柱国。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进封瑞安侯,更号奉天翊运推诚佐理武臣,阶特进光禄大夫,岁禄一千三百石。其父王镇追封阜国公,谥康穆。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加太保,武宗登基进太傅。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七月去世,赠太师,谥荣靖。
王清:王源之弟。成化十八年(公元1482年)封锦衣卫正千户,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进都督同知。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封崇善伯,岁禄一千石。赐世袭诰券,号推诚宣力武臣,阶阶荣禄大夫,勋柱国。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去世。
王浚:王清之弟。成化十八年(公元1482年)封锦衣卫百户,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升千户,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迁指挥使,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进都督同知。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封安仁伯,可惜当年十一月即去世。
王家一门一侯爵、二伯爵,皇后之父追封公爵,可谓“荣宠冠于一时”。但是王家子孙都“谦慎守礼”,是明代外戚中的一股清流。
结语:在万贵妃和宪宗朱见深那场可歌可泣的伟大爱情面前,任何一个别的女人都会产生深深的无力感。纵然是中宫皇后又能如何?平庸无能甘当透明人,是这位孝贞纯皇后最大的后宫生存之道。
宪宗驾崩后,继位的明孝宗并非她亲生,太皇太后却是皇帝亲祖母。自己虽贵为皇太后,可在这后宫之中依然毫无存在感。至于明武宗,更是名义上的孙子,和她本人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以至于对她这位祖母的丧事都极不用心。孝贞纯皇后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