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精英访谈录丁涵:用心用情 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撑起一片“法治晴空”
检察精英访谈录丁涵:用心用情 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撑起一片“法治晴空”
★ 开栏语 ★
在过去的一年里,全市涌现出许多全国检察业务专家、标兵、能手。在第五批全国检察业务专家评选中,重庆入选3人,人数居西部第一;在2023年五场全国检察业务竞赛中,重庆获标兵能手13名,其中在第八届全国检察机关十佳公诉人暨优秀公诉人业务竞赛中,重庆荣获“全国十佳公诉人”2名、“全国优秀公诉人”2名,获奖人数并列全国第一。2024年两会时间开启,本微特开设《检察精英访谈录》栏目,邀请检察业务精英们谈成长、讲经验、展未来。
访谈嘉宾:丁涵 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五分院检察七部检察官助理
主持人:赵海含 重庆市人民检察院政治部宣传室干警
简介
丁涵,男,1986年8月出生,200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重庆市检察院第五分院检察七部一级检察官助理。曾荣获全国检察机关“法治进校园”巡讲突出个人,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第三届全国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竞赛能手,第二届重庆市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业务标兵,荣记个人嘉奖3次。
近年来,他先后办理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460多件、民事案件30多件、公益诉讼案件20多件,帮教挽救涉罪未成年人125人和具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33人,对20多名涉案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
主持人:
办案经历中有什么印象比较深刻的案件或事情吗?
丁涵:2019年,时年17岁的小海从老家四川省仁寿县来到重庆打工,因一时糊涂,盗窃了同事的手机等物品。不久,小海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该案侦查终结后移送至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由我担任承办检察官。
小海住所地在四川,我认为很有必要了解一下他的成长经历和家庭环境,深入剖析他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于是我迅速启动川渝协作机制,联合四川省仁寿县检察院共同开展社会调查,由此来判断小海是否具备帮教和挽救的可能性,为案件正确处理提供全面参考。
然而在接触过程中,我发现小海对和他人交流十分抵触。为挽救这个失足少年,我和同事先后走访了当地派出所、小海就读的中学和居住的社区,向户籍民警、家人、老师和邻居就小海的成长经历、家庭情况、性格特点、日常表现等进行了详尽调查。虽然与小海的多次交流碰壁,但是耐心的谈心,真诚的劝导,也慢慢打开了小海的心扉,通过帮教让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偷盗行为的危害性,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鉴于小海系未成年人,无违法犯罪前科,积极退赔,且有悔罪表现,自愿认罪认罚。在征询相关当事人的意见后,我依法对小海作出了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此后,我继续同四川省仁寿县检察院检察官对小海开展监督考察和异地帮教,并根据其具体情况,量身制定出帮教计划和措施方案,定期通过思想汇报、谈心谈话、组织参加公益活动等形式,实现一对一精准教育矫治,积极引导小海改过自新、回归社会。最近得知,小海已在四川的一所工厂上班,通过劳动创造自己的未来。
主持人:
结合队伍建设,谈谈对个
人成长的感受。
丁涵:我个人取得的成绩,离不开五分院和渝北区检察院的培养和提供展示的舞台,通过检察工作和业务竞赛,磨炼了我干事创业的本领。我被遴选到五分院之后,基于我办理重大案件经验不足、组织协调能力有所欠缺的现状,院里专门为我量身定制个性化培养方案,通过办理复杂疑难案件、参与基层案件业务讨论、开展涉未成年人公益诉讼专项行动等方式,让我逐渐补齐“短板”,填充业务知识“盲区”,为参加全国未检业务竞赛获奖打下坚实的基础。今后,我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关于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把所学凝聚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
主持人:
谈谈下一步的期望。
丁涵:1月14日召开的全国检察长会议上,应勇检察长提出要深化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发挥未检业务集中统一办理以及未检工作贯穿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全过程的独特优势,促进“六大保护”形成合力。为此,我将在今后的未检工作中,找准依法能动履职的切入点和着力点,通过着力构建一体化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监督体系、主动融入其他“五大保护”、深化智慧未检和未检综合履职推动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做得更实,真正做到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