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学生宿舍上吊身亡,为何在最美的年华选择离开?
大二学生宿舍上吊身亡,为何在最美的年华选择离开?
近日一则大二学生上吊身亡的新闻引发网友关注。3月4日,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农学院一名大二学生宿舍上吊身亡,警方介入调查。当天下午,渭南职业职业技术学院崔某某被人发现在宿舍身亡,校方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向当地派出所报案。
根据调查了解到崔某某是该校农学院畜牧兽医专业大二的学生,今年22岁,家在乾县。并且老师和同学反映,崔某某平时有点抑郁,前不久还接受过心理咨询老师的心理疏导。
22岁的年纪,正是最好的年华,有许多的憧憬;大学,一个新的平台,也才开始全新的生活;到底是遇到了怎样的事?承受了怎样的压力,让选择离开这个世界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唯一选择?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青少年要面对的心理压力,比成年人还要复杂,一者,学业压力重,很多学生因此而患上“强迫症”,“恐惧症”,一面临考试精神就高度紧张,严重甚至失眠,厌食。
二者,情感世界刚刚萌芽,要学会与父母沟通,与异性沟通,与同学老师处理好关系,这些都离不开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常有新闻报道早恋学生因为失恋而做出种种自残,自杀,甚至报复他人的行为,还有校园暴力频发,如果能够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就可以把危机早日化解。
除了中小学,大学的心理健康也要进行,我国大学近年来在追求功利办学政绩的导向下,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因此,对学生群体并没有充分的关注,有的学生是带着梦想进大学的,但进入校园后,很快对大学失望,这和世界一流大学,开展新生入学引导,重视本科教育,用一流的教授给本科生讲课,有很大的差距,当这种差距被越来越大,学生就很容易走进一种极端,最后做出无法挽救的事情。
另外,在生活中大多数的人去进行心理咨询或心理辅导都怕被别人知道,似乎是偷偷摸摸的事情;也会有人不认可心理咨询等相关职业的人员,认为心理辅导是没有多大作用甚至是没有必要的,但是事实情况却并非如此。
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不容再轻视了,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过分的关注知识教育,对学生心理的教育却少的可怜,往往学生产生了心理问题,老师和家长都束手无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