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取经”到底从西天取回了哪些经?
“唐僧取经”到底从西天取回了哪些经?
我们世间人,只知道“唐僧取经”
却不关心唐僧取经取的是什么经?
让我们从吴承恩的著作
《西游记》聊起来一探究竟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在《西游记》中,作家形象、生动地描写了唐僧师徒四人克服千难万险、跋山涉水、降妖捉怪,最后取回真经的故事。这虽然只是一个神话故事,但在历史上,确实有一位唐僧(唐朝时的僧人)前往西天(西域)取过经。但与小说中那位心慈耳软、人妖不辨的唐僧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唐朝的玄奘法师(602—664年)就是这个唐僧的原型。
玄奘法师是位伟大的旅行家、翻译家。法师俗家姓陈,是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法师自幼就对儒、道、百家典籍有很高的造诣。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玄奘法师离开长安孤身涉险,历尽艰难,终于到了当时印度佛教的最高学府那烂陀寺学习,在印度前后计有17年方返回汉地。玄奘法师西行的非凡经历,引起了唐太宗的重视。太宗在洛阳会见了玄奘,并要求他写出在西域的游历见闻,还劝他还俗从政,担任政府官员。但玄奘谢绝了,他决心从事译经传法的事业。
玄奘先后在长安弘福寺、大慈恩寺设立译经院,主持翻译工作。并且将其旅途的见闻写了一部《大唐西域记》,书中记叙了他在西行途中亲身经历的一百多个国家的风土人情。玄奘法师为了佛法忘我舍身的精神,被鲁迅先生称为“中华民族的脊梁”,小说《西游记》即是依据玄奘法师西行取经的史实,加上民间的神话传说而写成的。
玄奘法师去西域求法,带回了哪些经典呢?依照《西游记》中记载,当时西域国家共给唐僧师徒5048卷经,占西天佛经总数的三分之一。在影视作品中,在表演唐僧师徒在西天取到佛经这一情节时,镜头上出现的是汉文经典,并且是一本本的线装书。这是不对的,唐僧取回的应当全是梵文的贝叶经,它的装帧形式是梵夹装(古代的一种装帧方式)。
根据史料的记载,玄奘法师共带回大乘经224部,大乘论192部,上座部经、律、论15部,正量部经、律、论15部,化地部经、律、论22部,饮光部经、律、论17部,法密部经、律、论42部,说一切有部经、律、论67部,因明论36部,声论13部。一共520夹,总计643部,都是玄奘法师用马匹驮回来的。
在玄奘取回的经典里,笔者认为,说到对人生佛教具有大贡献的,非“五明佛学”莫属。
在我们现代社会中,无论你从事什么行业,熟读“五明佛学”都可以令你的工作更高效、更准确。
寺庙道场里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之所以“千手千眼”,其核心寓意就在于此,就是以“大乘般若”为核心的“五明佛学”。
可惜的是,后世汉传佛弟子鲜有人能够将玄奘之学中的“五明佛学”很好的继承、弘化开来,以至于世人都认为现代科学技术都与佛法无关,遗憾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