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在祖国天空的雄鹰:抗美援朝志愿军空军战士——王兆全

战斗在祖国天空的雄鹰:抗美援朝志愿军空军战士——王兆全

来源:烟台日报-大小新闻

身着空军战斗机飞行员装束的王兆全

01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王兆全(1929-1994),烟台市福山区门楼镇仉村王村人,1948年从中学报名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是解放军培养的第一批战斗机飞行员。1952年3月王兆全随志愿军空军第17师49团进驻辽宁大东沟参加抗美援朝,参与了反空中绞杀作战、春夏防御作战、反登陆作战等战役,荣获小功1次;获得抗美援朝纪念章、和平万岁纪念章等荣誉。1954年5月20,空军17师改编为海航4师,后任该师参谋长,1964年授上校军衔。1970年,转业至青岛李沧区中心医院,任党总支书记。

新中国建国伊始,毛泽东主席就对拟任第一任中国空军司令员的刘亚楼说:“空军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人民解放军要“从陆地上天”。这个伟大的决策源于高瞻远瞩和深思熟虑。早在1938年1月,党中央就从红军中抽调了数十名干部到新疆学习航空,为日后组建空军准备了骨干。1946年3月,我军在东北利用缴获的30多架日军飞机,建立了我军第一所航校----史称“东北老航校”。而王兆全就是该航校最早的那批学员之一。

1952年12月,在西线反登陆作战中,王兆全驾驶米格-15型僚机掩护长机与美军F-86型机群展开狗斗,当长机把敌机击落后,僚机王兆全被另一架敌机咬住了尾巴,形势危急,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王兆全临危不惧,猛推操纵杆,飞机闪电般向下俯冲,敌机紧跟不放,离地面将近1000米时,他猛拉操纵杆的同时,左脚猛蹬方向舵,飞机大仰角向上提升的同时,来了个高难度的横滚动作,转到美机右后方,反咬住敌机尾巴,瞄准开火,把敌机打得凌空爆炸,王兆全凭借高超的驾驶技术使用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做出的这一套机动动作足足比苏联著名试飞员普加乔夫驾驶先进的三代战斗机做出的“眼镜蛇机动”早了37年。王兆全这一神勇壮举,狠狠地打击了敌人的器张气焰。

身着50式军装的王兆全(胸章上方是“和平万岁”纪念章)

上个世纪50年代,朝鲜的天空,曾经洒满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战士们的鲜血。年轻的中国空军以他们的英勇作战,为迫使美伪早日签署停战协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历史作证,我志愿军空军前辈们是名符其实的傲气雄鹰。

02

拱卫海天,不辱使命

1955年7月4日,台海地区爆发了国共之间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先进喷气式战机之间的空战,史称“霞浦空战”。王兆全和领航副主任陈太渠(陈泰渠)、副大队长朱庆泰、飞行员陈根发驾驶米格-15型歼击机在台海地区石礵岛空域迎战4架来犯的F-84型蒋机。王兆全先掩护长机陈太渠打掉1架蒋机,然后陈太渠又掩护王兆全向敌机攻击,狡猾的敌机见同伴被击落,紧急左转弯下降高度逃跑,王兆全紧追不舍,因高度差陡然增大,前3次攻击都被狡猾的敌机躲了过去,王兆全从两机相距两千多米直追到相距153米时,王兆全果断按下了机炮的发射按钮,终于第4次攻击击中敌机右翼中端,敌机严重受伤,摇摇晃晃逃回了台湾,此次空战历时6分钟,击落击伤敌F-84型飞机各1架。王兆全和他的战友所在的海航4师10团在国土防空作战中先后击落敌机10架,击伤5架,彭德怀元帅赞誉他们“打出了我军的威风,为人民立了功”1965年12月29日海航4师10团被国防部授予“海空雄鹰团”荣誉称号。

1955年8月18日人民日报名为《战斗在祖国天空的雄鹰》的文章对此次战斗有过报道,以下为原文:

《战斗在祖国天空的雄鹰》

新华社记者姜庆肇

最近,记者访问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某歼击机部队。这支部队的指战员们在不久以前的三次空战中,打落打伤了五架蒋贼飞机。这里记述的就是这三次空战的故事。

痛击蒋贼喷气战斗机

七月四日下午四点多钟,飞行员陈太渠、王兆全和另外两个飞行员一起,驾着战鹰起飞了。

勇敢的战鹰边前进边搜索敌人。不久,从无线电里传来地面指挥所的命令:“敌人就在你们左前方,高四千公尺,注意搜索!”长机飞行员陈太渠立刻带领机群搜索东来的蒋贼飞机。大家都发现了:在八千多公尺的距离上,一共有四架蒋贼F—八四型战斗机。陈太渠为了不让敌人发觉,根据原来约定的暗号,把机翼摇摆了一下,便带领战友们,加快速度,绕到敌机尾后,占好了攻击的位置。

陈太渠和王兆全各人紧盯着一架敌机,在另外两架战鹰的掩护下勇猛地向敌机追去。敌机在陈太渠的瞄准具里越来越大,越来越清楚了。陈太渠没有立刻向敌人射击。他仍然沉着机敏地追逐着敌机,决心追得再近些,狠狠地打。

当勇敢的战鹰离敌机只有四百多公尺的时候,敌机才发觉了我机正在从后面向它攻来。它们想逃跑,但已经来不及了。就在这一刹那间,陈太渠开火了。红色曳光弹正打到敌机身上。经过一阵连续的痛打后,这架敌机便拖着一股黑烟,坠落到北霜岛东南十五公里的海里去了。此刻,陈太渠一拉操纵杆,使战鹰升高,并命令王兆全进入攻击。

王兆全这时向被他追逐着的一架敌机开了炮。可是,这架敌机狡猾地拚命降低高度和作S式的飞行,来躲避我机射出的炮弹。王兆全第一次的射击没有打中。这时,他听到从长机传来的那亲切有力的声音:“再瞄准,近些,狠狠打!我掩护你!”于是,王兆全更勇敢地接近了敌人,由三百公尺直到一百五十公尺,从瞄准具里已经能够清楚地看见敌机上的号码了。王兆全又连续进行了两次攻击,终于把这架敌机打伤了。

王兆全与陈太渠在战机前合影

上世纪60年代末王兆全在某空军基地的军旅英姿

1968年,王兆全在一次驾机巡航时,发动机突然空中停车,地面塔台指令他弃机跳伞。他临危不惧,沉着应对,成功迫降,保住战机完好无损,自己的腰椎却严重受伤,不能再重返蓝天。1970年,王兆全转业至青岛李沧区中心医院,任党总支书记,1994年因病去世,享年66岁。

硝烟散去,山河重振,这段无数先辈用血泪写就的峥嵘岁月,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将激励着我们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革命精神、奋斗精神,践行党员初心使命,让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绽放光芒,无论遇到怎样的艰难险阻,永不屈服、砥砺向前!

供稿 滕政凯

责编 权立通

本文来自【烟台日报-大小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同类推荐

​普里皮亚季,停留在1986年的苏联

​普里皮亚季,停留在1986年的苏联

普里皮亚季,停留在1986年的苏联 1969年,苏联政府开始规划建设切尔诺贝利核电站。1970年2月,开始建设第一座建筑,这也是苏联未来原子城——普里皮亚季市的奠...

​历史小故事--伐子都

​历史小故事--伐子都

历史小故事--伐子都 春秋时代,郑国有两个勇将:颍考叔和公孙子都。颍考叔正直,子都却偏狭自大。一次,郑国出兵攻打许国,子都忌颍考叔立功,竟放暗箭射...

​纪念台湾228事件77周年

​纪念台湾228事件77周年

纪念台湾228事件77周年 张立齐重整对台湾二二八的思考一文 2024年2月28日重发 本文原本刊发表于“青年力”平台,两年出过两次改版,后该平台因无以为继而流失...

​盘点人类历史上十大战争狂人

​盘点人类历史上十大战争狂人

盘点人类历史上十大战争狂人 和平是政治集团之间、民族(部落)之间、国度(联盟)之间的矛盾最高的妥协表现方式,是处理纠纷的一种最高、最暴力的手腕,通常也...

​历史人物之大汉外交家探险家-张骞

​历史人物之大汉外交家探险家-张骞

历史人物之大汉外交家探险家-张骞 张骞出使西域图 张骞,(前164年―前114年,一说为前159年-前114年),字子文,西汉汉中郡成固县(今陕西城固)人,官至大行...

热门排行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