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驴头卖猪肉”触目惊心,必须严惩!
“挂驴头卖猪肉”触目惊心,必须严惩!
被冠以“中国驴肉火烧之乡”的河北河间,近日被曝出多个乡镇存在熟食加工黑作坊,他们所加工“河间驴肉”,多不含驴肉,而是骡子肉、马肉甚至猪肉……那么,事发后,当地采取了哪些措施?
假“河间驴肉”被曝光之后
新闻媒体的曝光,在河间市引起了极大地波澜。1月8号一大早,接到命令的河间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冯胜利就展开了行动。
对于报道中提到的河间市窦庄村赵文博驴肉加工黑作坊,冯胜利表示,该村在之前就出现过非法制售家驴肉的情况,食品监管部门也对其进行过严厉打击,这次,黑作坊又死灰复燃。

媒体曝光河间市黎民居乡窦庄村一假驴肉加工黑作坊内,蓝色大桶内装着煮制假驴肉的高汤,另一桶内是马头,用来作“驴头肉”。新京报记者 大路 摄
“
冯胜利:窦庄这个黑窝点历史上曾经干过,后来由于不景气,也没法改造,2017年6月份我们还去他那巡查过一次,没有生产迹象,这一段时间他又死灰复燃了。
”
目前,这一黑作坊已经被捣毁,非法生产加工设备被拆除或没收。

媒体曝光的假驴肉成品,左边的一袋是冻马肉,右边的是猪肉。 新京报记者 大路 摄
对于之前媒体报道中提到的博龙香肉制品有限公司等两家企业,冯胜利表示,已经将其生产许可证扣押,并封存其进货记录、生产记录和销售记录,控制相关法人代表、主要经营者,并对生产区域以及原料库房和成品库房进行查封,有关部门正在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取证。
除此之外,记者8号晚上还从河间市委宣传部获悉,该事件发生后,河间市还要求对全市17家驴肉生产企业和38家驴肉加工作坊进行全面排查,并要求国土部门对驴肉加工户非法占地情况进行全面排查,要求环保部门对涉及到环境污染情况进行全面治理工作,要求各乡镇迅速部署开展对黑作坊的排查整治、关停取缔工作。同时,8号下午1点左右,河间市还对该市驴肉产业协会全体成员及17家驴肉生产企业召开了自律警示专题会议。

一处非法加工“驴肉”黑窝点大门被贴上封条。
新闻回顾
假驴肉如何以假乱真?
多名黑作坊老板称,他们所加工的假驴肉分为“一号肉”、“二号肉”。“一号肉”是指用骡子肉、马肉或者两者与驴肉按照一定比例搭配后,加入驴肉香精,煮制而成;“二号肉”是特指猪肉打上胶,加入驴肉香精,再加入其他添加剂煮成。煮成之后,他们将肉晾制一段时间后,进行真空包装。

2018年1月7日中午,河间市黎民居乡窦庄村一假驴肉加工黑作坊内,两口约两米高、直径1米的煮肉大锅。据老板介绍,一口锅一次可以煮800来斤肉。新京报记者 大路 摄

2018年1月7日中午,黑作坊内晾肉架上摆放着煮好的假驴肉。 新京报记者 大路 摄
除了无证照的黑作坊外,一些正规厂家也生产假驴肉,这些厂一般都是在厂里煮完“二号肉”后,再将肉转移到其他地点存储。
假肉销往全国 多去往北京
大量从黑作坊加工的假驴肉会有专门的厢式货车集中接收,再发往北京等地。一名老板称,自己生产的马肉、猪肉,供应全国,比如安徽、山东等地。如果是送往北京,会有专门的厢式货车往北京送货,只需要留下电话地址,就有人送货上门,运费由自己承担。

2017年12月29日,河间市时村乡大河路加油站,两名男子正从面包车上往货车上搬“驴肉”。 新京报记者 大路 摄
据黑作坊老板赵某介绍,北京有一个集散点,假驴肉到达北京集散点后,由各个面包车分装送往每个驴肉火烧店。

2017年12月29日晚10时,北京市大兴区高野路一市场内,厢式货车将从河间运来的“驴肉”分装到面包车上。 新京报记者 大路 摄
除了往外输送,假驴肉也会送往河间本地的一些小的驴肉火烧店。
责编:李兆颖
编审:刘志军、李锐
素材来源:新京报、中国之声《新闻纵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