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闵为何不能进入历史教科书?

冉闵为何不能进入历史教科书?

从2000年左右互联网普及以来,不少原本知名度一般的历史人物成了网红,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冉闵在其中也算得上比较另类的一个。有人因其“杀胡令”,将其捧为民族英雄,甚至说冉闵拯救了北方汉族云云。

于是有人更进一步提问:如此英勇伟大的冉闵,何以竟然不能上历史教科书呢?本篇老巴就简单聊聊这个问题。

首先,对于经常出现的“XXX为什么进不了历史课本”这个问题,最重要的答案是:历史课本篇幅有限,中国历史太长

五千年文明史,光是大王朝都有几十个,要在区区一两年的一两百个学时学完,不可能什么人都上课本的。

冉闵本人所处的时期,是东晋。在中国古代史的架构中,有“重统一时代,轻分裂时代”趋向,东晋作为一个分裂时期的弱势王朝,本来地位就远逊于秦、汉、唐、宋、元、明、清等统一或准统一朝代,东晋百年期间又没太多值得一提的科技、文化、政治成就,因此在课本中的比例本来就低。

现在历史课本不了解,我们那时候(90年左右)的古代历史课本,整个两晋时期就讲了一个八王之乱(一百余字,主要是列举八王名字),一个五胡十六国(一百余字,主要是列举十六国名字),一个淝水之战(这个长点,讲了一节课)。也就是说,整个两晋时期的政治军事教材,重点是放在淝水之战这一“以少胜多”战争案例上,对于一百多年中其他的历史,都是一笔带过。

偏偏十六国本身又是一个极为混乱和华丽的时代,英雄辈出,各种有才能、有个性的人物层出不穷。人才过多,也造成历史课本的选择障碍。在我们那时候的历史课本中,比冉闵优秀许多,历史重要性也要高许多的石勒、慕容恪、慕容垂等等人物都没有提到。五胡十六国君主中唯一出现名字的是前秦天王苻坚。本来苻坚论地位确实可以在五胡君主中排上号,然而他能上历史课本,却并非因为他超前的民族融合政策或者过分的仁慈宽厚,而是作为淝水之战中的反派出场。

既然五胡十六国时期众人在历史课本的整体地位就是如此不堪,那么指望冉闵这个只当了几年君主(而且国家冉魏还是十六国都没座次的山寨国家)能亮相,也不现实啊。

其次,冉闵被推崇,很大程度在于他是一个五胡国家中的汉人名将,并在最后对胡人的战争中取得诸多胜利。然而,即使非要选择汉人方面的良将代表,冉闵也算不了五胡乱华时期最杰出的汉人将领。

单论军事水平,王猛、桓温、谢玄等肯定在他之上。冉闵的战术能力和勇猛是无可置疑的,但放在三国也就是个匹夫之勇的吕布而已。真正被选出来作为官方代表的汉人,是谢安、谢石、谢玄。老谢家几个人在淝水之战力挫前秦,那才是真成就(虽然过程也充满了狗血)。就是古代的史评,也是认为谢安在淝水之战捍卫了华夏正统,至于冉闵,谁提他啊。

其三,现在一些网文把冉闵奉为汉族的英雄,说他拯救了北方汉族,是夸大其词了。

冉闵在执政期间确实执行了联络汉人杀胡人的政策,冉闵反抗的羯族人也确实是五胡中较为野蛮,对汉人较为欺凌歧视的一族。但冉闵此举,主要是为了对抗与他争权夺位的其他羯族权贵。在之前,冉闵本身就是以后赵皇帝石虎的养孙身份存在,名字也叫石闵,要按现在的标准是一个认贼作父的汉奸。此后,因为卷入羯族朝廷的内斗,冉闵颁布了杀胡令。但在冉闵的大屠杀中丧命的不光是羯族人。除了后赵羯人之外,还有大批其他少数民族,以及非河北籍的汉人,都在迁徙途中遭到惨重损害。同时,网上盛传的“被鲜卑人吃掉的几万名邺城少女”,其实不是被鲜卑人吃的,而是在鲜卑围城过程中发生饥荒,被冉闵的部下吃掉的。当然,那时候冉闵已经被慕容恪生擒了。

客观上,冉闵联汉杀胡,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河北地区的胡汉力量对比,但这个改变并不足以影响历史进程。往前看,冉闵是在羯族后赵基础上夺权,羯族后赵虽然歧视汉人,但并未将汉人灭族,冉闵自己就以汉人成为石虎的养孙,他统率的部下也都是羯族统治下的汉人。往后看,冉闵灭亡后继承河北地区的是鲜卑人慕容氏的前燕,鲜卑前燕是属于汉化程度较高的国家,早在作为晋朝藩属国的时候就积极进行华夏方面的改革,我个人基本将其归于华夏文明。因此,即使世上没有冉闵这个人,历史的最大可能是石虎死后,石家人争权夺位,然后被前燕趁虚而入。这个过程中,河北汉人未必会遭受比历史位面更惨的损失(毕竟冉闵自己穷兵黩武也是搞得河北十室九空)。当然,羯族人应该不会死的那么惨。

综上,冉闵无论对中国还是对汉族的历史地位,都并不足以到达一个非提不可的高度,而他成就的功业又很有限,加上本身位于两晋时期这样一个历史课本相对讲得较少的时期。种种原因决定其不会被历史课本收录也就不奇怪了。其实不待见他的又何止现在的历史课本。南宋时候因为偏安江南,辛弃疾为首的一群文人们痛心疾首,挨个歌颂历史上捍卫华夏或者南方的英雄,什么谢安桓温,诸葛周瑜,连十万大帝孙权都吃了不少马屁。你看可有人去歌颂冉闵么?

同类推荐

​被误解的历史人物:拿破仑

​被误解的历史人物:拿破仑

被误解的历史人物:拿破仑 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杰出的人物因其所处的时代和环境而被误解,拿破仑·波拿巴便是其中之一。作为法国大革命后期的重要军事和...

​历史上的4月12日

历史上的4月12日 历史上的4月12日,国内外发生了众多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事件。以下是对这些事件的概述及评论: 国内事件 1.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这一天,...

​新中国历史上最遗憾的大飞机——运-10

​新中国历史上最遗憾的大飞机——运-10

新中国历史上最遗憾的大飞机——运-10 C919的成功研发弥补了我国没有大型客机的短板。但在1980我国首架大飞机“运-10”就首飞成功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项目被...

​千年古镇孔垄镇历史沿革

​千年古镇孔垄镇历史沿革

千年古镇孔垄镇历史沿革 古镇孔垄,地处大雷池西感湖地区。古“彭蠡泽”大湖,自西晋以后,以长江为界,江南叫彭蠡泽(即今江西鄱阳湖)江北叫大雷池,内...

​山西历史名人 五十一 王通

​山西历史名人 五十一 王通

山西历史名人 五十一 王通 王通(584年~617年),字仲淹,又称文中子,隋朝河东郡龙门县通化镇(今山西省万荣县)人,隋朝时期教育家、思想家。 网络图片,...

​十大经典历史剧

​十大经典历史剧

十大经典历史剧 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波澜壮阔的篇章被后人铭记,并以戏剧的形式重现在荧幕之上,成为永恒的经典。今天,让我们一同踏入那段光辉岁月,探...

​焚书坑儒: 历史的悲剧与警示

​焚书坑儒: 历史的悲剧与警示

焚书坑儒: 历史的悲剧与警示 “焚书坑儒”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引人注目的事件,发生在公元前213年。它不仅是秦朝建立和秦始皇统治背景下的重要事件,也是对知...

​中华杨姓人在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和功绩

​中华杨姓人在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和功绩

中华杨姓人在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和功绩 杨姓人的功德牌 战国时,杨章以军功使华阴杨氏名闻。秦始皇东巡至琅琊台,杨樛的名字被刻碑留名,该碑至今犹存。当然...

​五代十国:历史的动荡与文化的交流

​五代十国:历史的动荡与文化的交流

五代十国:历史的动荡与文化的交流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复杂而动荡的时期,约从公元907年到979年,历时七十余年。这一时期不仅是政治动荡的缩影,更...

​历史上最著名的十大谋士,你知道几个

​历史上最著名的十大谋士,你知道几个

历史上最著名的十大谋士,你知道几个 声明:本文皆有官方可靠信息来源,已赘述在文章中。 前言 谋臣 在 中国古代漫长的历史 进程中, 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热门排行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