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七大电影奖项含金量,台湾金马奖已入末流!
华语七大电影奖项含金量,台湾金马奖已入末流!
华语七大电影奖是指华语影坛知名度和影响力最大的五个专业电影奖项,即中国电影金鸡奖、大众电影百花奖、中国电影华表奖、香港电影金像奖、台湾电影金马奖,上海金爵奖,北京天坛奖。
1.金像奖 (权威性5星 ,影响力5星)
电影金像奖(Hong Kong Film Awards,HKFA)是香港及大中华电影界最重要的奖项之一,创立于1982年,每年由香港电影金像奖协会组织与颁发,旨在鼓励优奖香港电影的创作与发展的奖项,是香港电影业界年度最重要的活动。
与台湾电影金马奖和中国电影金鸡奖并称为华语电影最高成就的三大奖,一般于每年4月中旬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举行颁奖典礼,颁发包括
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在内的21个奖项。
与金鸡奖、金马奖由数十位专业评审组成的评审团,集中看片投票决定获奖者的评审制度不同,香港电影金像奖采取的是与奥斯卡金像奖类似的多轮、多人、多层面的电影评审制度。
由香港电影导演会、香港电影编剧家协会等13个金像奖属会会员组成的"金像奖选民",和评选事务组推荐及邀请的电影业内人士和专业媒体工作者组成的"专业评审团",经过两轮投票选出最终得奖者,是由电影人全面主导和参与的电影奖项。
2.中国电影金鸡奖,(权威性5星 ,影响力4星)
是中国大陆电影界权威、专业的电影奖之一,由中央批准设立,由中国电影家协会和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于1981年创立。
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典礼每年举办一次。金鸡奖设有最佳故事片、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最佳儿童片等多项常规大奖。评奖环节分为初评和终评两个阶段,最终由评选委员会投票结果产生各奖项的最佳获奖名单。
中国电影金鸡奖(每年一次) 中国电影金鸡奖由中国电影家协会和中国文联联合主办于1981年创办,因当年属中国农历鸡年,故取名中国电影金鸡奖,简称金鸡奖。金鸡奖评奖委员会是由中国最具权威的导演艺术家、表演艺术家、电影剧作家、摄影家、音乐家、美术家,以及电影理论家、教育家、事业家共同组成,因此又被称为“专家奖”,是中国内地电影界最权威和最专业的电影奖。 金鸡奖接受在大陆取得上映许可证的华语电影报名。由电影界的专家组成评奖委员会,并由专家实名制投票产生奖项。
3.中国电影华表奖 (权威性4星 ,影响力4星)
(两年一次) 中国电影华表奖简称华表奖,创办于1994年,由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主办,是中国(内地)电影界的政府奖,体现党和国家对电影事业的热情鼓励和大力扶持。 评委会根据各奖项的规定数额和评选细则,对提名名单以无记名投票方式产生各奖项的评选结。
4.台湾电影金马奖(权威性3星 ,影响力3星)
(Golden Horse Award)是台湾地区主办的电影奖项,创办于1962年,当年主要是为了促进台湾地区电影制作事业和表扬对华语电影文化有杰出贡献的电影人。
金马奖每年举办一届,其中1964年和1974年停办,1998年台北电影学会另行组织台北电影节与之分庭抗礼。金马奖的主持人过去常有"一港一台"搭配的传统,但也有都是台湾主持人担当的情况。
金马奖与香港电影金像奖和大陆的中国电影金鸡奖并称华语电影最高成就三大奖,也是三大奖中唯一不设地域限制、评选对象面向所有华语电影和华语影人的奖项。原由"台湾地区行政机构新闻局"主办,后由台湾电影事业发展基金会赞助。
金马奖是台湾为促进华语片制作事业,对优良华语片以及优秀电影工作者所提供的一项竞赛奖励,奖励了许多优良华语影片及优秀的电影工作者,对华人电影事业有很大的帮助和鼓励。
但因为2018年金马奖的颁奖典礼上台湾女演员的敏感发言触怒了台下许多大陆演员,此后大陆电影人也没有再参加过金马奖,金马奖也逐渐黯然失色了。
4.大众电影百花奖(权威性3星 ,影响力3星)
(两年一次) 大众电影百花奖由中国电影家协会和中国文联联合主办。百花奖创办于1962年,是由周恩来总理特地指定举办的电影大奖。百花奖只代表观众对电影的看法和评价,并由观众投票产生奖项。因此又被称为“观众奖”。百花奖之所以用“百花”命名是为了体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奖杯为铜质镀金花神。
百花奖也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和最有群众基础的电影大奖。百花奖与金鸡奖、华表奖一起并称中国电影三大奖。与中国电影金鸡奖合称金鸡百花电影节。2005年起两年举办一届。 百花奖设最佳故事片奖、优秀故事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编剧奖、最佳男女主角奖、最佳男女配角奖、最佳新人奖,均由观众投票产生。
5.上海金爵奖 (权威性4星 ,影响力2星)
金爵奖是由中国国家电影局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电影类奖项,创办于1993年。金爵奖是中国唯一的国际A类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最高奖项,分为故事片单元、纪录片单元、动画片单元、国际短片单元4个竞赛单元,接受来自世界各地的报名,每届固定颁发12个奖项。金爵奖最初只针对故事片设立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和评委会特别奖,此后逐渐增设最佳编剧、最佳摄影、艺术贡献奖技术类奖项,表彰电影在音乐、服装设计、剪辑、化妆等方面的价值。等奖项,并增加纪录片、动画片、短片等多个竞赛单元。
由国际专业人士组成的评委会观赏完所有参赛影片并讨论后,经投票选出奖项得主。除了固定奖项外,金爵奖还设有电影终身成就奖、华语电影终身成就奖等荣誉奖项。金爵奖每年举办一届,一般于每年6月在中国上海举行颁奖典礼。2020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不设有金爵奖评选环节,仅公布“官方入选片”、不举办金爵盛典暨红毯和颁奖盛典暨红毯。
6.天坛奖 (权威性2星 ,影响力1星)
天坛奖(Tiantan Awards)全称为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是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官方竞赛单元,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于2013年第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首次增设。
北京国际电影节每年举办一届,通常情况下在四月份举办。天坛奖的颁奖典礼在北京国际
电影节的闭幕仪式上同时举办。“天坛奖”设置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艺术贡献奖、最佳男主角奖、最佳女主角奖、最佳男配角奖、最佳女配角奖、最佳编剧奖、最佳摄影奖及最佳音乐奖共十大奖项。
7.金扫把奖 (权威性0星 ,影响力2星)
在影视行业的璀璨星河里有一座奖杯显得格格不入,那便是金扫帚奖。它不像奥斯卡、金鸡奖那样闪耀夺目,被明星们趋之若鹜,而是被视为耻辱的象征。可就是这样一个不被待见的奖项却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金扫帚奖诞生于大众对烂片的不满与愤怒,专门用来表彰年度最差影片导演和演员。当一步步粗制滥造、剧情拖沓、演技尴尬的影视作品充斥荧幕,消耗着观众的热情和信任时,金扫帚奖站了出来,毫不留情的揭开他们的遮羞布。
中国电视剧三大奖:
1.飞天奖(权威性5星 ,影响力3星)
飞天奖毫无疑问是四大奖项里最具权威性的。创办于1980年,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办,为电视类的“政府奖”。不过也正是因为他的权威性,而且所设奖项较少,所以出席的大牌演员并不算多,2013年的飞天奖竟然连红毯都不走。飞天奖在话题度和影响力方面似乎稍欠一筹,不过这并不影响它作为中国最具含金量电视剧颁奖礼的权威性。
2.白玉兰奖(权威性4星,影响力4星)
白玉兰奖全名“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以上海市的市花“白玉兰”命名,颁奖典礼在上海台播出,就连主持人也都是上海台的。从这些方面都不难看出,白玉兰多多少少还是有点”上海地方奖”的味道。在权威性方面,白玉兰还是比较有含金量的,不过近两年,白玉兰的“纯洁性”开始遭到质疑,“出席的都有奖”也发生在了白玉兰身上(见图片)。影响力方面,因为白玉兰每次举办的还算浩大,所以话题性比飞天奖稍高。
3.金鹰奖(权威性3星,影响力4星)
不是所有带”金“的将都是国家奖。其实金鹰奖最初的确是国家级的奖,不然也不会叫这个名字。不过后来就改为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湖南省人民政府、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长沙市人民政府、湖南省广播电视局联合主办,湖南电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永久承办、湖南卫视具体承办,每年在长沙举行。现在的金鹰奖已经不算是国家奖,真正意义的国家奖只有飞天奖和勉强算的白玉兰奖。金鹰奖其实也不是纯粹的电视剧奖,还包括主持人奖等等。现在每年出席的电视剧演员并不算很多,不过因为是湖南台主办,所以影响力方面维持的还不错。
4.国剧盛典(权威性3星,影响力5星)
国剧盛典由安徽卫视主办,光线传媒和新浪网承办、首都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业协会协办。它不是政府奖,不过毕竟也是由中国几个很有影响力媒体合办的,每年能邀请到大批明星参加也可见它的号召力。国剧盛典奖项众多,也有一些”分猪肉“的质疑。其实国剧盛典可以分为两部分的奖项:专业奖和人气奖。专业奖包括最佳男女演员,十大电视剧等奖项,这些奖项是由专家、评委会成员和各地电视台购片部负责人打分选出的,并没有给一些人气演员,所以不存在”分猪肉“。而人气奖每年也都是最具人气的演员获得,也是实至名归。所谓分猪肉,是因为部分奖项确实是为了多请到一些明星,所以设奖过多,显得过于繁杂。
影响力方面,国剧盛典每年出席的演员,几乎占据了电视剧演员界的半壁江山,其中更以人气演员为主。除此之外,国剧盛典每年电视收视率都不俗,所以在观众和粉丝中的影响力,话题度是不言而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