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国时期的小故事(三国演义的童话故事)

关于三国时期的小故事(三国演义的童话故事)

三国时期,有一个成语叫“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典故,出自孔融八九岁的孩子之口,这背后的故事虽小,却也是非常动人的。

据史书记载,建安十三年八月,孔融被曹操以“招合徒众”、“不遵超仪”等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当时孔融的女儿七岁,儿子九岁,因年幼寄居在别人家中而暂且得以保全。

当孔融被害时,朝廷内外都非常的恐慌,有人就急急忙忙跑去给孔融的子女报信,得知父亲被抓的消息后,姊妹俩仍气定神闲的在哪里下棋,不但不为这样的悲伤所动,而且丝毫没有恐慌的表现,别人就忍不住问他们兄妹俩,你们父亲都被害了,为什么还不逃跑呢?这时候他们才慢悠悠的答了句“岂见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乎?”,而后又继续下棋。

过了一会,恰好主人给他们端来一碗肉汤,男孩口渴于是就喝起来了,女孩放下手中的棋子对哥哥说:今天家里发生这样的祸事,难道还能活下去吗?你还需要知道肉汤的味道吗?哥哥听后大哭,把肉汤放下再也不肯喝了。有人就把这件事情告诉了曹操,曹操觉得孔融的孩子才智过人将来必成大器,坚决不能放过以免养虎为患,于是立马下令要全部杀掉斩草除根。

等到捉拿孔融儿女的人赶到时,女孩脸不变色淡然的宽慰哥哥:如果泉下有知,可以见到父母,难道不是我们身为儿女此生最大的愿望吗?说完这句话,女孩面不改色的引颈就刑。看到这么小的孩童就如此大义凛然英勇赴死,在场的人没有不为之悲伤的。

这个故事,距今已经1800多年了,可是每当看到“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这个成语,我的心里都禁不住感慨万千,真是英雄出少年!

钟会兵临城下,后主刘禅不战而降。保守剑阁的姜维分明之前在信中提醒刘禅钟会用兵如神,要刘禅注意派兵驻守阳安,阴平。可刘禅却听信太监黄皓的占卜,认为敌军不会到来,才酿成亡国之祸。

此时的姜维,已经年过花甲,北伐十一次。他深得诸葛亮的深谋远虑,又武艺超群,早已明白蜀国已经是土崩瓦解了,也明白伺的主公刘禅是什么货色。但他拒绝敌将主帅钟会荣华富贵的邀请,提笔修书一封给予刘禅。

“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

他心中还有一丝缥缈的希望,刘禅只是被逼无奈。还立志将这死灰复燃。拒不投降!钟会也对死守剑阁的姜维没有办法,只能无奈撤回。

谁知道,刘禅哪里还想着姜维殚精竭虑还奢望救出他来,早已经乐不思蜀!

老将亡国思复明,后主降幡不思蜀。

这君之苦,臣之苦为何偏要让他一人来扛?

同类推荐

​指天誓日

​指天誓日

指天誓日 【指天誓日的意思】:指着苍天;对着太阳发誓。表示态度坚定或忠诚。 【用法分析】:指天誓日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褒义。 【指天誓日的来源...

​自取其辱的东吴大臣,此人究竟是谁呢?

​自取其辱的东吴大臣,此人究竟是谁呢?

自取其辱的东吴大臣,此人究竟是谁呢? 吴蜀两国结盟,使者相互往来,作为使者,本应该只谈友谊,申明利害,求同存异,避免矛盾,但蜀汉国有一个使者却节...

​马超进入蜀汉后,为何很少有战绩呢?

马超进入蜀汉后,为何很少有战绩呢? 五虎上将马超为何不被刘备重用?我们观察马超的后期军事生涯,可以发现马超几乎没有什么建树,造成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

​李世民临终前让太子李治杀了谁?

​李世民临终前让太子李治杀了谁?

李世民临终前让太子李治杀了谁? 李世民临终前让太子李治杀了谁?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大唐皇帝李世民的功绩,在历史《新唐书.太宗本...

热门排行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