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元朝统一中国历史是积极、有意义的

为什么说元朝统一中国历史是积极、有意义的

1279年3月19日,南宋残余势力与元军在崖山进行海上决战。最后元军以少胜多,宋军彻底溃败,陆秀夫怀抱年幼的宋帝赵昺投海自尽,给历时320年的赵宋王朝画下修止符,同时也结束自唐末以来400余年分裂割据的局面。

崖山海战插画

蒙古族建立的大元王朝,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如果说五胡十六国证明少数民族可以通过刀剑强行在汉人腹地建立政权,辽、西夏、金则证明少数民族政权固有的文化、制度可以与汉文化长期共存,形成胡汉二元制的管理体系,自身王朝雄踞北方百余年;“胡虏无百年之运”早已在辽金政权的百年统治下失去灵验。十三世纪驰骋欧亚大陆的蒙古人,吸取前人种树的经验,完成之前少数民族政权所做不到的事情——彻底统一中国,成为第一个以外族人为主体的大一统封建王朝。

冲击自古以来“夷夏之防”的体系

“夷夏之防”最早出现于《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根据礼仪用来区分统治中原、礼仪昌盛的华夏族与生活在边疆区域茹毛饮血、不识教化的野蛮人。秦汉大一统后,儒家思想圈把先秦时代礼仪划分先进华夏族与落后夷狄之间的标准转为血缘关系的区别,进一步强化汉族的民族主义精神,同时把夷狄排斥在中华文化圈外,给夷狄的身份地位定了性——作为中原王朝的仰慕者,身份是朝贡,或者藩属。

春秋左传

然而中国历史讲究的是实力至上,大一统是秦汉以来的政治刚需,但如果为首的汉族政权没有能力完成国家的统一,那么历史的重担将会由其他强势民族接任。十三世纪的中国,作为中华民族主体的汉族缺乏强有力的政权,偏安一隅、腐朽至极的南宋朝廷绝无一统天下的可能性。元世祖忽必烈建立的元朝则国力昌盛,生气勃勃,最终完成统一中国的历史任务。作为第一个少数民族君临天下、统治中华的王朝,元朝统一可谓是打破了“夷夏之防”的层层篱笆,把中原王朝讲究的“大一统”与少数民族建立的草原帝国综合起来,为后世满清统一中国、奠定现代中国版图的基础扫除障碍。也难怪雍正皇帝会在《驳封建论》中说:“中国之一统始于秦,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于我朝,皆天时人事之自然,岂人力所能强乎?” 秦始皇开创的统一,只是在“夷夏之防”体系下的华夏一统,而元朝的统一,则是真正开启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之路。

元朝的政权性质决定了其统一的正当性

“诞膺景命,奄四海以宅尊;必有美名,绍百王而纪统。肇从隆古,匪独我家。

我太祖圣武皇帝,握乾符而起朔土,以神武而膺帝国,四震天声,大恢土宇,舆图之广,历古所无。

谓既成大业,宜早定于鸿名。在古制以当然,于朕心乎何有。可建国号曰“大元”,盖取《易经》乾元之义。

——《建国号诏)

1271年(至元八年),忽必烈发布《建国号诏》,正式宣布改“蒙古”国号为“大元”,这是忽必烈实行汉法革新的重要一步,将草原部落联盟式的大蒙古国转为蒙古统治阶级与汉族地主阶级联合的封建王朝政体。《建国号诏》明确地表明新生的元朝政权是中国历代王朝的继承者,是秦汉隋唐的正统延续,“绍百王而纪统”。 同时认识到从元太祖成吉思汗到忽必烈开疆扩土的事业是“历古所无”,原先"蒙古“国名无法承担此等宏伟大业的分量,只有代表汉文化精髓的文字国名才能彰显新政权力图混合天下的决心和能力。

忽必烈检视元上都营建

一道《建国号诏》在政治、宣传层面上正式把元朝纳入中国历代正统王朝的行列,也使得元朝灭亡南宋的军事战争性质不同于先前蒙古三次西征或者攻灭西夏、金国,前者是中国内部的封建王朝统一战争,后者则是以掠夺财富、土地为目标的外来民族征服战争。文字的力量既强大又渺小,元朝政权性质的转变,最主要的原因是以忽必烈为首的蒙古精英在入主汉地后实行“汉法”,建号中统,继承唐宋政治制度,重用、吸纳北方汉人地主阶级,面对蒙古守旧勋贵的反对依旧坚定不移,最终实行元朝政权从落后、野蛮、单一的游牧政权到封建王朝“名副其实”的转变。

明太祖朱元璋代表明初对元朝统一的正面评价

元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第一个统一政权,关于元朝统一到底怎么样,元朝时代出生、亲手推翻元朝的明太祖朱元璋是最有发言权的。

明太祖朱元璋像

朱元璋对元朝结束战乱、统一华夏给出了极高的评价:“三代、汉、唐之君,姑置不言,且以近代论之。若宋创业之君能行善政,其民乐生,故天佑之,厥后子孙微弱,疆土日削,故天命尔元世祖代之。

承认元朝统治、认为自己是元朝人,继承了元朝的正统,是气运的变化:“元虽夷狄,然君主中国,且将百年,朕与卿等父母皆赖其生养。元之兴亡,自是气运于朕,何预而以此张之四方?

认为元朝灭宋是天道循环,有德者居之:“昔在赵宋,君主天下,立纲陈纪,黎庶奠安,逮至末年,权纲解纽,故元太祖兴于朔方,世祖入统中国,此皆天道,非人力所能强为也。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历代帝王庙共十六位帝王,其中就有元世祖忽必烈的牌位。

从当代看元朝统一的意义

时光辗转到21世纪的今日,在现代民族主义史观的把持下,元朝由于其少数民族的身份备受贬低,“崖山之后无中国”、“元清非中国”的观点甚嚣尘上。 中国历史的主体是汉族人民创造,但也离不开各族人民的功劳和贡献。没有元朝的统一,就不会有今日中国多民族文化融合、交流的繁华局面;汉族也正是在多民族文化交融中汲取新鲜血液,壮大自身发展。所以肯定元朝统一的积极意义,有利于维护国家疆域完整,维护民族团结。 而狭隘民族主义的观念认为国家只能由人口最多、文化最悠久的汉族主导,由汉族主宰一切,否定其他少数民族行使权力的机会,在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交融的今天是行不通的。

同类推荐

​NBA历史前十巨星排序

​NBA历史前十巨星排序

NBA历史前十巨星排序 NBA一直都是篮球比赛的最高殿堂,里面涌现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球技精湛的超级巨星,尤其飞人乔丹横空出世以来,更是将NBA带到了一个前所...

​浙江衢州衢江区历史沿革

​浙江衢州衢江区历史沿革

浙江衢州衢江区历史沿革 衢江区历史悠久,前身是衢县,衢县建于东汉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时名为新安,后又相继改名为信安、西安,民国元年始称衢县,至...

​#历史冷知识#公元纪年的由来

#历史冷知识#公元纪年的由来 所谓“公元”,就是公历元年。它最早产生于基督教盛行的六世纪。 当时为了扩大教会的统治势力,教士们把任何事情都附会在基督...

​「姓氏寻宗」柴姓——历史来源

「姓氏寻宗」柴姓——历史来源 柴姓出于姜姓。春秋时,齐文公子高之孙名离傒,高傒的十世孙高柴,是孔子的弟子。高柴,字子羔,身高不过五尺,相貌奇丑,...

​开平碉楼与村落——华侨文化的历史遗存

开平碉楼与村落——华侨文化的历史遗存 开平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是我国著名的侨乡碉楼之乡。开平碉楼是侨乡标志性的建筑,星罗棋布,可谓是无碉不成村,...

​历史上昭华公主超悲惨

历史上昭华公主超悲惨 《延禧攻略》魏璎珞女儿“昭华公主”感情,真实历史上是难过悲剧,而魏璎珞也在女儿死去19天后绝望过世,和富察皇后是同一个死法。...

​历史遗留问题,在果敢和瓦邦的!

历史遗留问题,在果敢和瓦邦的! 缅北战火与中国境内的历史遗留问题 自古以来,中国的领土完整与边境安宁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然而,历史的曲折常常...

​清平乐之历史上的徽柔

​清平乐之历史上的徽柔

清平乐之历史上的徽柔 #清平乐# 大家好,鸭鸭来啦。最近有一部热播剧叫《清平乐》,这里面的官人刚刚拥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徽柔小公主。 在电视剧中,...

​中国历史故事﹣明"清官"海瑞简介

中国历史故事﹣明清官海瑞简介 海瑞真的是清官吗?是怎么死的?他有后代吗?海瑞,字汝贤,号刚峰,海南琼山人,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一生刚直不阿,廉洁公...

​国防服役章,当兵的历史与见证!

国防服役章,当兵的历史与见证! 当兵的战友都会留有一枚光荣的国防服役章,它不仅仅代表军装的重要标志服饰,也是我们为国防做出过奉献的历史见证。 国防...

​儿童节的来历—铭记历史,心向未来

儿童节的来历—铭记历史,心向未来 今天是6月1日,是自儿童节设立以来的第72个儿童节,当全世界的小朋友都沉浸在节日的快乐气氛中时,有没有想过儿童节的来...

​有趣冷历史——日本和服的历史渊源

​有趣冷历史——日本和服的历史渊源

有趣冷历史——日本和服的历史渊源 影视形象中,日本女人穿着日本和服,总要背着一个“小床单”,网友调侃是因为日本人口较少,为了方便繁衍后代准备的(...

​探寻西安羊肉泡馍的历史渊源

探寻西安羊肉泡馍的历史渊源 西安羊肉泡馍是一道有着悠久历史的美食,其起源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 据史料记载,牛羊肉泡馍是在古代牛羊羹的基础上演变而成...

热门排行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