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烟花易冷,不在乎天长地久
诗词|烟花易冷,不在乎天长地久
前言:烟花易冷。绽开,落下,只是一瞬间的美丽,然而一瞬间的光华已足矣 。“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有时候一点光辉就可以点亮人生。
《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扬州本来就以风景美丽而著称,特别是春天花木繁盛,景色艳丽,所以李白用烟花来形容孟浩然即将去到的地方,也多少透露了对孟浩然此行的羡慕之意。
《巫山一段云·古庙依青嶂》
【宋】李珣
古庙依青嶂,行宫枕碧流。
水声山色锁妆楼。往事思悠悠。
云雨朝还暮,烟花春复秋。
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
古庙靠山,行宫傍水,听到水声,见到山色。由眼前景物联想起悠悠往事:楚国神女,朝云暮雨,景物更换,几经春秋。想到这里,即使不必听到猿啼,也就足以使旅客生愁了。通首怀古,而伤今之意也隐然言外。
《鹤冲天·黄金榜上》
【宋】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青春短暂,怎忍虚掷,为“浮名”而牺牲赏心乐事。所以,只要快乐就行,“浮名”算不了什么。从此,柳永便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而长期地流连于坊曲之间,在花柳丛中寻找生活的方向、精神的寄托。
《虞美人·玉箫吹遍烟花路》
【宋】晏几道
玉箫吹遍烟花路,小谢经年去。
更教谁画远山眉,
又是陌头风细、恼人时。
时光不解年年好,叶上秋声早。
可怜蝴蝶易分飞,
只有杏梁双燕、每来归。
物是人非,最是伤人。曾经的美好,现在的落寞,形成鲜明的对比,也只剩得暗自神伤了。
《凤衔杯·追悔当初孤深愿》
【宋】柳永
追悔当初孤深愿。经年价、两成幽怨。
任越水吴山,似屏如障堪游玩。
奈独自、慵抬眼。
赏烟花,听弦管。
图欢笑、转加肠断。
更时展丹青,强拈书信频频看。
又争似、亲相见。
词的上片写柳永与妻子分别之后,面对美景却无心欣赏;下片写柳永强颜求欢,却更添心中愁苦,只好翻阅来往书信,以解相思之苦。全词紧紧围绕着一个“怨”字层层铺陈,表现了柳永对妻子强烈的思念之情。
《湖州歌九十八首》
【宋】汪元量
长芦转柁是通津,尽是东西南北人。
日暮烟花箫鼓闹,红楼烂醉楚州春。
身在异乡,最孤独的不是一个人的时光,而是身处一片繁华之中,自己那个落寞的背影。
《泛江送客》
【唐】杜甫
二月频送客,东津江欲平。
烟花山际重,舟楫浪前轻。
泪逐劝杯下,愁连吹笛生。
离筵不隔日,那得易为情。
上四句泛江送客,下四句临别伤情,春水生,故江平。烟花承二月,舟楫承东津。重轻二字,眼在句底。把杯闻笛,适足增悲,离筵故也。不隔日,应上频送。
《落梅风·东风景》
【元】张可久
东风景,西子湖。湿冥冥柳烟花雾,
黄莺乱啼胡蝶舞。几秋千打将春去!
此曲写西湖暮春小景,深含着对春天归去的眷恋和惋惜。写景动静交织,画面和谐统一。写人造境奇特,立意新颖。语言清新活泼,韵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