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老子为什么要,西出函谷关?
道德经:老子为什么要,西出函谷关?
天师,本是周天子之师,三皇五帝至于周朝,道术在官,老子是道统的大成者,也是最后一个天师。
至于秦扫六合为一,汉代秦制,张良也就成了第一个帝师。
天下大乱,老子西出函谷关,是为道统不灭,本是无奈之举。
周室弱,文以载道,开始散落,诸子得窥大道的其中一个层面,各自成就了一家学说。孔子授徒,私学开始兴盛。
学在官家,到私学流布。
天人合一的道统,开始在百家争鸣声中变得零碎。
这岂是道的鼎盛,实际是道的衰退。
从天道,到人道的蜕变,人变的越来越聪明,也就离素朴的大道越来越远。
越来越少的人,才能进行天人感应。
而天人合一,内圣外王一体的人皇,降格成了成天之子,需要天师以及圣贤的教化与辅佐。
所以孔子,问礼于老子,老子说:你说的礼,当初发明的提倡它的人,现在连骨头都已经腐朽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
人,只有在气运来临时,才可以入世建功立业,而时运不济,就要学蓬草一样出世保全性命。
擅长经商的人,会把货财隐囤起来不为人知,真正的能人看上去毫无锋芒。
你要去掉你盛人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挂在脸上的情绪和过大的志向。
这些,都是对你的身心没有好处的东西。你要问礼,我能给你说的,只有这些。
孔子从洛阳回去,对弟子们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擅跑。
会跑的野兽,可以用网捕捉住;会游的鱼可以用线钓到;会飞的鸟,可以用弓箭射下。
老子这个人不得了,他是人中之龙。对于龙,我不知道,它是怎么乘风云上天的。
所以老子秉承的是天道,孔子传承的是人道。
天道为君,人道成臣。
道德经五千言,本来就两篇,一是德经,一是道篇。
道德经,是天师写给人君的,所以后世知解的人少。而儒家,是教人如何做大臣和儿子的,受到统治阶层的大力推广。
老子的厉害之处在于,不靠弟子仅在函谷关写了一本书,成为道家圣人。
至于孔圣人,确实费了好多事:杏林讲学、三千弟子、七十二贤、周游列国。
道家至简,儒家实繁。
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于民族的自信,第一标志在于文化自信。
所以,我们才要接触了传统文化的文本,深入了解,这些文字都写的是什么意思。
所以,我接下来,我会逐字逐句的,破除古文字给现在人带的阅读障碍,一起共同探索,老子的道德经,文字背后都说的什么道理。
道德经,老子到底说了啥?
——大河之南·张涵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