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华夏文明的先祖,敬访商丘燧皇陵
点亮华夏文明的先祖,敬访商丘燧皇陵
【今日头条·山阴淞云】
在商丘古城的西南方向上,距离不过两三公里的地方,有一处燧皇陵,观赏过古城的人间烟火后,正好去那里追思一下这盛世烟火的源流来历。
燧皇陵的墓主是人尽皆知的燧人氏,在旧石器时代,商丘地界有燧明国,相传这个地方长有一种燧木,盘根错节枝叶蔓延,覆盖面积极广,最奇妙的是这种树木有一个特点,当鸟儿在树上啃啄枝干时,大树会突然产生火光火焰,燧明国中一位叫燧人氏的,从奇异现象里受到启发,发明了钻木取火,这个伟大举动堪称人类历史进程中的重大转折点,从此人们渐渐告别了茹毛饮血,人类健康和生产力由此被大大提升和提高。
燧皇陵占地面积好几百亩,因为景区内建筑物少,更显得辽远广阔。皇陵入口处是一座具有古意的五间石坊,通过后是长达百余米的神道,神道尽头有一座雄武的燧人氏坐像,碑上文字称他是万古一帝,这是有原因的。
在后人熟悉的三皇五帝里,每位帝王的对应对象各有不同,许多古籍中就把燧人氏尊为三皇之首,因此碑上燧人氏的名字前被加以“天皇”的尊称。如今关于中国华夏文明的历史记载里,燧人氏作为年代最久远的一位民族祖先,他的历史地位是无比崇高的。
绕过坐像,是一个广场,可能平日里举行的一些纪念活动都在这里进行。广场之北就是燧皇陵,陵前向南立有庄重的墓碑,江阴的俞伟超教授是著名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曾任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和国家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墓碑上的文字就由他敬题。
墓碑后的燧人氏陵积土成丘,底边成方形,丘顶高出墓碑底面好几米,初春的商丘气温尚低,墓塚上黄草稀稀,凭空添出一份苍凉。史载燧人氏的历史功勋,除了钻木取火以外,还有发明十个天干、太阳历、《河图》《洛书》等伟绩,作为华夏历史的重要始祖,他对后世留下的贡献可谓辉煌灿烂。
看到钻木取火,M先生不由得想起当年顽童时的乐事。在花园里的小隧洞中,玩火的顽童们划擦一根又一根小火柴,点燃一张又一张废纸片,燧皇的发明照亮中华民族的前程,我们制造的烟火则打开了通向未来世界的懵懂边门,想着想着,突然想找个火器激发一下历史光芒,可自从20年前告别冒烟的糖果后,已经极少有机会打火机火柴随身了。
那就摩擦思维的稿纸、认真揣摩旅行中的意义吧,擦出些许思想的火花,庆贺又一份旅途中的厚礼,再为明日行程点亮幸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