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地图
清朝的地图
嘉庆时期和光绪时期的比较
第一张图是清嘉庆25年(1820年)的地图,直隶、江苏、安徽、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十八省区及其总督、巡抚驻所与所属部分府厅州;盛京、吉林、黑龙江三将军的辖区、驻所及其所辖府治与副都统、总管驻地;标名新疆的伊犁将军辖区、驻所及其所属参赞大臣、办事大臣、领队大臣驻地;乌里雅苏台定边左副将军辖区、驻所及期所属喀尔喀四部和各部本旗,科布多参赞大臣辖区和驻所,唐努乌梁海,库伦办事大臣和恰克图司员驻地;西藏办事大臣及班禅喇嘛的辖区、驻所,帮办大臣及班禅额尔德尼的驻所,卫、藏、喀木、阿里四区;西宁办事大臣辖区标名青海,境区标注青海厄鲁特、玉树四十族;内蒙古六盟部分旗、归化城土默特、察哈尔盟旗部分地区,南与直隶、山西府厅州壤地交错;套西二旗自成一区。
清朝前期,国力强盛,当时的土地面积为1316万平方公里。
第二张图是清光绪34年(1908年)的全图,直隶、奉天、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新疆二十二省区及其总督、巡抚驻所与所属全部府和直隶厅州;蒙藏青海等边区建置略同嘉庆时,惟阿尔泰地区自科布多参赞大臣辖区中划出,增设阿尔泰办事大臣辖区,青海玉树四十族已合并为二十五族。
清朝后期,地图大幅缩水,土地面积由鼎盛时期的1316万的平方公里的土地减少到113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