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隐秘富豪破产重整,30亿市值公司何去何从?
重庆隐秘富豪破产重整,30亿市值公司何去何从?
起源与发家
1992年,卢老板在蜀东实业任经理,当时蜀东实业还是一家国有企业。到了1996年,蜀东实业已更名为东大实业,资产规模达到了近3000万元。1997年,这家企业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变成了私营企业,并非一般的私有化。它凭借公安局提供的一份文件,称国企性质系“为查案挂靠”。卢老板的早期积累由此开始。
卢老板和另一位商人采取了特定手段,用4000万元作为代价,促使竞争对手退出了竞标。这种决断的策略,让财信在重庆迅速崭露头角,与龙湖、万达等知名房企展开激烈竞争,成功获取了多个优质地块,从而在当地房地产市场站稳了脚跟。
进军上市企业
2010年,财信迎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那年,财信加入了国兴地产这家上市公司,卢老板接任后成为主导者。自那时起,财信开始涉足资本市场,借助资本的力量持续发展壮大。
财信发展当时备受关注,它希望通过国兴地产的上市来提升品牌影响力及融资能力。这一举措让财信在金融和房地产领域的野心逐渐浮出水面,同时也扩大了其业务覆盖的区域,不再局限于重庆。
金融野心初现
卢老板对金融领域有着浓厚的兴趣,除了房地产领域。他管理的财信系企业涉足金融领域,业务涵盖小额贷款、银行、保险以及信托等多个方面。卢老板还曾尝试收购西南证券,这一举动充分体现了他对金融市场的勃勃野心。
在他眼中,金融和房地产相辅相成。金融活动不仅为房地产提供了资金支持,还开辟了新的盈利途径。财信系的业务不断多元化,力求构建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
海外并购折戟
2016年,财信集团做出了一项引人注目的决策。在卢老板的带领下,财信集团与中国资本集团携手,计划收购美国芝加哥交易所。若交易成功,这将是我国资本首次对美国交易所实现控股,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卢老板还表达了愿望,希望把我国成长型企业介绍给美国投资者。
当时,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的热潮中,即便面对美国方面的反对,国家安全审查的第一阶段还是顺利通过了。但这样的顺利并未持续多久。特朗普上台后,他反对中国资本收购美国资产,并在竞选期间对此类交易进行了公开批评。尽管2018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对相关交易给予了批准,但特朗普更换了SEC领导后,交易又被否决了。
危机初现
六月份,财信遇到了财务上的困难。21日,兴业银行催促财信支付十二万元的首次利息,然而财信却遭遇了资金不足的问题。在发放贷款过程中,兴业银行已经发现财信的资金链出现了问题,而且其财务状况已经变得相当糟糕。
财信地产商票无法履行承诺,债权资产不得不走上拍卖之路。财信发展连续三年出现亏损,其子公司的华澳信托也面临困境。兴业银行立刻对财信公司及其负责人卢生举夫妇提起法律诉讼,目的是为了追讨本金。尽管法院采取了强制措施,但资金回收仍然困难重重。再者,该上市公司的股权质押比率达到了100%,而且已被债权人锁定。
破产重整之路
财信系在重重困难中,于2024年启动了预重整程序,到了2025年,则不得不走上了破产重整的道路。但能否最终成功,目前还是个未知数。财信集团的市值大约在30亿左右,而财信地产所持有的股权总价值仅为10亿,这对于偿还债务来说,显然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恒生银行重庆分行,其债务高达44.4亿。
卢老板未能把我国企业带到美国,却自己跑到美国去了,这让原本辉煌的财信系遭遇了不幸,让人不胜唏嘘。咱们来看看财信系的破产重组能否成功,不妨点个赞、转个发,同时也欢迎各位分享你们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