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长沙反炒房!
2018,长沙反炒房!
△2018年12月28日刊载于《湖南日报》 第T6版
□ 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张云龙
2018年,长沙房地产市场再度面临冰火两重天。
上半年,长沙楼市供需态势紧张,全民进场,遍地刚需,“房俏难买”是常态。
下半年的情形则急转直下,一道政策的“分水岭”,将2018的楼市分隔成冷热两部分。
6月4日起,长沙市开展七部门房地产市场联合执法行动;6月25日,正式打响“反炒房”攻坚战,全面升级楼市政策调控……
“买涨杀跌”的盲从心理难除
此前出台的“3·18”“5·20”“9·23”等一系列楼市调控政策,成功遏制了长沙房价过快上涨,却也增进了人们对未来市场“看涨”的预期。
2018年上半年,长沙市先后发布了“全装修新政”“刚需优先”等政策。一段时间内,众多持有“房票”的市民纷纷加快了节奏,“提前”入市。其中,2018年6月5日,中国电建地产的湘熙水郡四期观澜海赋家园(洺悦城)公布认筹名单,共317套房源,认筹人数达1468组。出生于2006年的12岁购房申请人和出生于1933年的85岁购房申请人,位于1.5倍刚需优先的名单之列。这一现象成为2018年长沙楼市热潮中的一道缩影,并引发广泛的争议和讨论。
而随着调控深入,市场逐渐冷静、可选房源增多后,部分匆忙“上车”的购房者,尤其是购买了精装修楼盘的购房者又纷纷开始上演“房闹”,2018年,整个市场购房者“买涨杀跌”的盲从心理难以消除。
“反炒房”攻坚战正式打响
6月19日起,《湖南日报》连续在头版重要位置刊发晨风评论文章,在重要时间节点权威发声,五论促进长沙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随后,6月25日,长沙市率先打响了“反炒房”的攻坚战,全面升级楼市政策调控,从项目监管、土地出让、购房资格、户籍管理、打击炒房等方面出击,全力保障刚性购房需求,遏制投机炒房行为,多项调控措施堪称“史上最严”。
期间,长沙市政府各部门持续加大对房地产市场联合执法的巡查力度,严厉打击房地产市场违法违规行为,以确保长沙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
6月26日,长沙市开福区的某项目在认筹活动中,公开收取高达10万元的认筹金,作为参与项目开盘的必备条件之一。该项目展示的认筹流程也显示,需要客户在财务区交纳10万元认筹金。在长沙市住建执法局介入后,该楼盘已发布退筹公告,对新政实施前后收取的认筹金分别进行处理。
11月30日,开福区政府联合相关部门,对区内某项目的违法施工和违规预售的问题进行了查处整治。
长沙市公积金中心对今年以来利用虚假材料提取公积金的35名人员纳入“黑名单”管理,实施联合惩戒,妥善处理了开发商拒绝公积金贷款的投诉400多起……
在七部门房地产市场联合执法行动的半年时间里,针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联合执法检查出动执法人员1318人次,检查房地产开发销售项目391家次。对内五区取得预售许可证的楼盘送达开盘执法服务告知书144批次。暂停了6个开发企业在长沙参与土地招拍挂;对6个项目和2个销售代理服务公司纳入重点监管。
在房产中介领域,联合执法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2169人次,检查房地产中介机构及门店1259家次,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229份、工作联系函18份,现场责令341家违法违规行为的房地产中介门店关门停业整顿,向中介公司发送责令关门停业整顿的函160份,并在各媒体“曝光台”集中曝光了366家中介机构及门店违规行为。目前,一批中介机构所有未备案的门店已责令关停。
多措并举构建长效机制
7月初,长沙市国土资源局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市场调控的工作方案》,表示将大力整顿“捂地惜建、囤地不建”行为,严格依法处置土地闲置和项目延期开工;同时全力保障安居型商品住房用地,在新挂牌出让的商品住宅用地中,将安居型商品住房供地比例提高至60%以上。供给层面的保障,相当程度上缓解了市场中的焦虑,诸如中交中央公园等楼盘,也都纷纷加快了推盘的节奏。
同时,“住房不炒”日益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的共识。7月3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发出明确要求:坚决遏制房价上涨。和过去的“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不同,新的表述剔除了弹性操作空间,不再为涨价留有余地,更充分说明了政府打击炒房行为,稳定房市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