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切除甲状腺后的一小时,我就后悔了
在切除甲状腺后的一小时,我就后悔了
分享一位患者的亲身经历:
我,一个 30 多岁的男性打工人,除了缺乏运动,身心疲惫,身体其实没啥大毛病。
但每年公司安排的例行体检,总让我心惊胆战。
因为三年前的一次颈部彩超,我被告知有甲状腺多发结节。
说人话就是,脖子里长了一串小疙瘩,它们有可能变成癌。
医生说「别担心,结节很多人都有,按恶变的概率一般分 5 个等级,你这个才到 2 ,定期观察就行。」
所有人都告诉我,「甲状腺癌」是个概率很小的事,但人的情绪却总被最坏的可能性带跑偏。
潜移默化的,这些缠绕在我脖子里的柔软结节,仿佛变成了一条可能随时爆炸的项圈,一刻不停地消磨我的注意力。
于是,每年例行体检,当医生用涂满耦合剂的超声探头,在我的脖子上来回移动时,我总是不自觉地去研究她的表情,和显示器里灰蒙蒙的超声图像,希望能提前看出一丝端倪。
前两次,医生看到我的紧张,总会说「不用担心,看着没什么问题」。
而今年,当超声探头滑到我左侧颈部下方时,却逗留了好一会,似乎反复确认了什么之后。
医生终于说「你左侧那个结节直径超过了 1 cm,周围还有钙化点,有可能不好。」
我脖子一紧,心凉了半截。
「大概率是没事的,但你最好去大医院再确认一下。」
「好,谢谢医生。」
「 51% ~ 90% 的概率是癌 」
一周后的周末,我收到了体检报告,上面白纸黑字地写着「甲状腺结节 TI - RADS 4 」。
作为一个现代人,遇事不决先上网成了习惯,搜索引擎里充斥着大量的甲状腺肿瘤案例,众说纷纭,有不知道怎么办的,有手术完后悔的,有治疗后觉得走运的。
我只记住了这两个信息。
一:从 TI - RADS 2 到 TI - RADS 4. 恶性的概率从 1 ~ 2% 提高到了 51% ~ 90%
二:超声检查是没法判断结节类型的,需要先做穿刺,才能知道「盲盒」里是什么。
不希望让家人虚惊一场,我决定来到了本地的医院,准备做一个穿刺检查。
穿刺结果不是当天出,魂不守舍地过了几天,手机上终于收到了出报告的短信。
「甲状腺滤泡性肿瘤」
一个不好也不坏的结果。
不是最可怕的未分化肿瘤,而是比较常见的两类之一。但是否为恶性肿瘤,暂时无法判断。
也就是说,我基本上没有性命之忧,但身体里可能确实有癌。
「做不做手术才是更难的选择」 「让我去赌 是不敢的」
最后,我还是选择了甲状腺左侧切除手术
手术很顺利。回到病房后,我才有机会检视自己的身体状态。颈部牵动伤口无法转动、声音嘶哑,喝水容易呛到、无法用力咳痰。
「手术很顺利,看起来是良性的,具体确认还要等活检,身体预计 1 ~ 2 周之后就能恢复。」
「谢谢医生」
我用嘶哑的气声回复,心情很复杂。
听到切除的可能是个良性肿瘤,我并没有感到松一口气,反而生出一种后悔的感受。
术后的声带,完全让我成为了一个言语障碍者,环境嘈杂时,没法沟通;跟别人语言通话时,没法沟通;带着口罩讲话,更是没法沟通...
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看着比预期要长要大的疤痕,后悔的心情完全吞噬了我,但也只能憋在心里......
甲状腺结节会致命吗
一般来说,确定为良性的甲状腺结节大概率不会发生恶变,这是因为甲状腺癌和良性结节在遗传进化上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情况。
癌症的发生,是因为某类细胞不正常增殖突变,变成了恶性的癌细胞,已经确定为良性的结节变成恶性细胞的概率比较低。
不过,这不意味着良性结节完全不会出现恶变,良性结节的细胞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例如长期接触放射性射线辐射等)也可能悄悄出现突变。
分级较高的结节怎么办
对于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早就不只全切这一种方法了,对于满足消融要求的良性结节,我们可以通过微波消融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
什么是微波消融呢
微波消融术就是在可视超声智能定位仪下,采用3毫米的微波离子消融针靶向介入到甲状腺病变组织内,通过微波发射将结节进行灭活,病灶在短时间内自身吸收、消失,手术创口仅有几毫米,数天可自行消失,不留疤痕,不影响美观,不损伤甲状腺功能,术后无需终身服用替代药物。已经成为新时代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优选方案。
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通过中医的方式,去控制结节的发展,达到辅助治疗的效果。通过中药药浴、经络挑治、艾灸和针灸等中医方式来辅助治疗甲状腺结节。
除了可以控制肿物本身增长之外,还对患者人体内环境进行整体调理,患者内环境调和了,原有的甲状腺与人体内环境紊乱的反馈环就会有效阻止,从而促使甲状腺疾病好转。
所以
当你遇到甲状腺结节时
知道该怎么办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