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传奇的特种部队“以色列特种部队”:中东乱局下的诞生路
历史上最传奇的特种部队“以色列特种部队”:中东乱局下的诞生路
在地中海东岸,亚洲大陆的西面,有个在地图上不容易找到的弹丸小国以色列,这个1948年才成立的年轻国家,一诞生就处在强敌环伺的险恶环境之中,然而近70年过去了,这个曾经被人认为会很快淹没在“阿拉伯风暴”中的小国,反而在历年的战争中逐渐强大发展起来。
以色列的军队能打仗,以色列的情报机构摩萨德够厉害,还有就是以色列的特种部队够牛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以色列军队,特别是其中最精锐的特种部队,几乎已经成为了以色列最负盛名的名片。
所谓特种部队,必须符合三个“非常规”条件:非常规编制,也就是不同一般部队班排连营的编制,并且受相当级别的指挥机构直接领导;非常规训练,也就是人员选拔、训练、装备包括待遇等,都和普通部队不同;非常规作战,也就是执行的是与一般部队不同的非常规任务,使用特种作战武器和装备,利用复杂天气和地形,以爆破、袭击、暗杀、捕俘等为主要手段,所进行的特种作战行动。
而要说起目前世界上的特种部队,现在名声最响的自然就是美国海军的海豹突击队了,而要说历史最悠久的,则当属英国的特别空勤团(SAS)和特别舟艇中队(SBS),规模最庞大的就要属俄罗斯的特种部队,但要说战绩最辉煌的,故事最传奇的,就莫过于以色列特种部队了。
以色列正是由于处在中东这个全世界最敏感的地方,以色列特种部队才有了远比其他国家更多的表现机会。
中东这个地理名词是欧洲人提出的,完全是以欧洲为中心而定义的地理概念,在欧洲东面,距离不近也不远,所以叫中东,相对距离更近一点的就叫近东,更远的自然就是远东。中东通常是指从地中海东部到波斯湾的大片地区,以西亚为主,欧、亚、非三大洲相衔接的这一大片地区,包括伊拉克、伊朗、科威特、约旦、沙特、土耳其、埃及、塞浦路斯、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以色列、也门、阿联酋、阿曼、卡塔尔、巴林17个国家和地区。
地理上中东是连接欧、亚、非三大洲,沟通了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三大洋,有五海五湾和六河六峡(五海是指:地中海、阿拉伯海、红海、里海和黑海;五湾是指:波斯湾、亚丁湾、阿曼湾、苏伊士湾和突尼斯湾;六河是指:阿拉伯河、多瑙河、第聂伯河、伏尔加河、尼罗河和苏伊士运河;六峡是指: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突尼斯海峡和直布罗陀海峡),从这些介绍很清楚就可看出中东正是处于全球航运特别是海上航运的要冲之地,是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连接西方和东方的要道,也是欧洲经北非到西亚的枢纽和咽喉。经济上中东地区的石油储量占到全世界石油储量的70%,石油产量也占到全球石油产量的60%,美国和西欧石油消费的80%来自于中东,所以毫不夸张地说,中东是扼住了全世界经济的大动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对犹太人进行了残酷的种族迫害,超过600万犹太人遭到屠杀,更多的犹太人虽然保住了性命,但是在精神上心灵上都是饱受折磨和摧残。然而极富讽刺意味的是,正是这场对犹太人的空前大屠杀大迫害,极大地推动了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最终,于1948年建立了以色列国。
20世纪初,大批来自全世界各地的犹太移民纷纷来到巴勒斯坦,开始拓荒定居。这就和当地的阿拉伯人逐渐产生了冲突,为了保护自己的房屋和庄稼,一些犹太人开始组织起来,成立了守护犹太人聚居社区的武装。第一批组织起来的犹太人武装被称为“舒梅尔”,在希伯莱语中就是守望者的意思。他们也确实就像麦田守望者那样,守护着自己辛苦垦荒开拓出来的农田。到了1920年12月,一些小股的“舒梅尔”逐渐合并,成立了规模更大的武装组织,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哈加纳”(Haganah),这个词语在希伯来语中是“自卫军”的意思,“哈加纳”也就是后来以色列国防军的前身。到1939年9月,“哈加纳”已经发展到约2万人,在特拉维夫成立了最高司令部,效仿1871年的巴黎公社和1918年苏联红军的组织架构,成立了参谋部等指挥机构。并且从秘密的地下状态逐渐转为公开,成为了穿着统一制服的准军事部队,被称为犹太人定居点警察部队。
经过第一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建立了起来,而且领土面积比当初联合国分治决议划给以色列的还多了6700多平方千米,但是战略态势依然非常不利,特别是中部地区东西宽度只有十多千米,很容易就被对手切断。东部边境的约旦正处在约旦河西岸的高地上,其炮火可以覆盖以色列最重要的工业地区。这些情况都令以色列如芒在背,寝食难安。于是确立了所谓“不定战略”,也就是以色列军队打到哪里,以色列的边界就推进到哪里。正是在这样的扩张战略指导下,以色列在1967年发动第三次中东战争,仅用了六天,就占领了原来属于埃及的加沙地区和西奈半岛、原来属于约旦的约旦河西岸和耶路撒冷东区、原来属于叙利亚的戈兰高地等大片土地。根据1967年的停火协议,以色列实际控制的领土达到87000平方千米,几乎要比当年联合国分治决议规定的足足多了五倍。这样一来,以色列的战略态势大为改观,但却没给以色列带来期望的和平,反而带来了1973年埃及和叙利亚决意复仇的第四次中东战争,而这次战争一开始,以色列就陷入了极其被动的局面,经过苦战才扭转了战局。
面对险恶的局面,要在这样的环境下求生存求发展,也就迫使以色列不得不在军事上采取境外决战和先发制人的战略,同时还要保持足够的威慑力量。另外,这几十年来的战争和冲突,也使以色列形成了最具特色的报复战略,只要受到袭击,只要受到一星半点损失,都要进行报复不可,是典型的“睚眦必报”。在以色列所推行的这些战略中,特种部队都在其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境外决战,需要特种部队进行先期准确的侦察和战时的引导;先发制人,更是需要特种部队提供全面准确的情报;报复战略,尤其是在没有大规模战争的情况下,特种部队自然是担负具体报复行动的首选。细细数来,几乎历次中东战争以及每次小规模的冲突,都可以看到以色列各支特种部队活跃的身影,为实现以色列的国家战略立下了汗马功劳。正因为特种部队在以色列国防战略中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也很自然受到了高层特别的重视和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