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梦 杏林硕果丰——记涪陵区名中医杨明高

不忘初心梦 杏林硕果丰——记涪陵区名中医杨明高



初冬时节,清晨的暖阳斜照在涪陵中医院“杨明高肺病人才导师工作室”牌匾上闪闪发光。前来看病的人早已在门口排起了长队。

杨明高,现年50岁。对中医肺病、脾胃病及老年疾病的治疗有自己独到的研究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995年,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获得医学学士学位的杨明高,在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上一干就是26年。26年来,杨明高的医术医德在涪陵及周边区域享有盛名,被他治愈的病人不计其数。随着口碑、奖杯以及医学界各种头衔的接踵而至,杨明高倍感责任重大,在从医路上更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与骄傲。按照他的话说:“一朝入得中医门,勤学苦研尽余生。救死扶伤责任大,不辱使命践初心!”正好诠释了他自己的心路历程和医路历程。

一、敬业精神

“杨明高既是我院出色的中医人才导师,又是副院长。他是一个不怕苦累、不怕危险,特别是疫情暴发后我院第一个支援疫情前线的专家组成员。这人工作起来相当敬业!”中医院党委书记陈宏非常感慨地说。2016年5月,在涪陵区人民医院担任中医科主任10年的杨明高因成绩突出调任涪陵区中医院副院长,并于2017年7月兼任肺病脾胃病科主任。杨明高无论工作量有多大,他都要做到每周科室业务查房1-2次,并主持科室的疑难、危重患者的病情讨论;每月医院内科系统业务查房1次,主持内科系统科室提交的院内疑难病例讨论或会诊;坚持每周肺病专科门诊2次(2个半天)、中医馆中医门诊3次(星期天加班坐门诊),年门诊量在4200余人次。在门诊工作中,近5年来遇到区内外诊治困难的病例近900例,杨明高从传统中医的理论来辩证用药,治疗效果良好,治愈率达90%。

杨明高说,要当好医院的副院长,首先要当好一名医生。除了行政、医病两不误,杨明高深知在中医这条路上“传、帮、带”的重要性。他丝毫没有考虑自己的工作量有多大、有多重,还担任起了中医院“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聂天义工作室”的负责人,每周在医院名医工作室坐诊,并定期组织工作室的传承人员举行学术交流和病例讨论。针对部分中青年中医师西化的问题,2017年8月,组建了中医院以中医研究生、中医住培生为骨干的青年中医沙龙,每月开展一次活动,每次邀请涪陵区名老中医作点评和讲解,培养和加强中医院青年中医的中医氛围和中医思维。

二、医患见闻

故事一:1995年3月的某一天上午。从医校刚毕业的杨明高在涪陵区人民医院工作时遇到了他的第一位病人。在当时医疗设备还不完善的条件下,杨明高通过扎实的专业知识准确地诊断出了病人王纯德是药物迟发型过敏性休克,通过及时正确的抢救,使王大爷转危为安。从此,他们俩成了忘年交。2016年的一个冬天。已是80多岁高龄的王纯德胸痛、咳嗽,经多日治疗并无起色的他以为是患有多年的慢性支气管咽炎和肺气肿病复发再次找到杨明高。杨明高仔细查看了王顺德的病历及检查报告,并通过“望闻问切”观察王顺德的症状后,确定了王纯德的病灶——“主动脉夹层瘤”。起初老人不相信杨明高会有火眼金睛,后经胸部CT后老人彻底服了,并在杨明高的建议下及时做了手术。事后,王纯德找到杨明高:“小伙子,我这条命你救过两次了。你让我多活了几十年,我都不知道该如何感谢你才好!”王纯德哽咽着老泪纵横。

故事二:近年来,81岁的退伍军人龚某患腰椎间盘病无法起身,杨明高考虑到老人的年纪和病因,便义务上门为其诊治。通过长时间的治疗,龚某发现杨明高的医术确有真本事。以至于平时有个其它病症什么的,都找他看,结果一医一个准给看好了。其实,最让老人感动的是杨明高的这颗医者仁心,就是自己的儿女也难做到啊!因此,老人早已把杨明高当成了自己的亲人看待。龚某常给儿子们说:“杨医生的医术不用置疑,人品更不用置疑,今后你们包括孙子谁生病了,找他看病错不了!”

三、医徳医风

“作为医务工作者,有良好的医术还很不够,我非常注重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杨明高既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2014年,杨明高在担任涪陵区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期间,了解到清溪镇的贫困患者吕正勤家庭困难时,在政策范围内减免了他的部分治疗费用外,发动他所在的民盟综合一支部的盟员为吕正勤的女儿帮扶学费5000元,其中他个人捐款1000元。在当年的春节,吕正勤将自家养的猪肉约20多斤提到科室以表感谢,在万般推脱不了的情况下,他又掏出了800元作为给孩子的压岁钱强塞给了吕正勤。在了解到退休职工患者郭明德自己身体不好经常住院,家里有90余岁老年痴呆的老母亲,妻子又确诊为晚期肺癌,夫妻双方均在科室住院,家庭经济困难,在向医院相关部门汇报后,在安排医生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的医护外,在科室的自主权限下为夫妻俩减免费用,同时联系电视台亲自介绍患者夫妻的病情及家庭的情况,寻求好心人帮助,使这对贫困夫妻得到了许多热心观众的响应和支助。在日常的临床工作中,杨明高坚持合理检查、合理治疗,能用价廉的药物就绝不用贵重的药物,发挥中医药“简、便、效、廉”的优势,切实减轻患者就医负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的同时获得了患者的好评。有一个叫黄双余的患者在第一次看病时因杨明高开的药太便宜,对比在其他医生处的药价便宜十多倍而质疑有无疗效,经杨明高解释后半信半疑的离开,第二次就诊时患者非常高兴的说:“杨医生,您开的药是我这十余年来经历的最便宜,但是效果最好的。”特别是近两年来,对于一些门诊贫困患者,杨明高有时用自己的医保卡资助其挂号、缴费,两年来资助他人检查及药费约2000元。针对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杨明高总会免费前往其家中诊治。如已去世的“渐冻人”患者刘某,虽治疗效果不佳,但他仍坚持每周定期到她家去为她诊治,给予安慰和帮助,让她平静地走完人生的最后几个月。除了针对个别病例特殊对待,杨明高更是把对中医的这份情怀、这份爱传递到了千家万户。从医这么多年,杨明高每年都要参加各级各类部门组织的义诊活动,在义诊活动中宣传中医药文化知识。并在区电视台、报纸、涪陵科普微信群及各个单位、社区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活动,为群众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多次前往涪陵区偏远乡镇养老院义诊,为五保老人免费诊治疾病。

四、责任担当

从医多年,随着杨明高在医术上的技艺越来越高超,他在重庆中医药学术界也越来越有知名度。杨明高非常关心和支持中医学会、中医药行业协会工作。先后担任了重庆市中医药学会民族医药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内科专委会委员;涪陵区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涪陵区中医药学会内科专委会主任委员等学会职务;多次参加了国医名师大讲堂的学习及市、区学会的年会活动,每次在市中医药学会民族医药专委会的年会上,杨明高作的书面交流都赢得了同行们的阵阵掌声。在学术界享有盛名的杨明高,还担任了第四届涪陵区政协委员,第五届涪陵区政协委员、常委;民盟重庆市涪陵区第五届、第六届委员会副主委。

在众多的职务中,最让杨明高倍感社会责任重大的还是区政协委员一职。正如他所说:“‘委员’于我而言,不仅是荣誉,更是责任,时时刻刻提醒、激励、鞭策我做人民群众的热心‘服务员’。”多年来,杨明高始终把倾听基层人民群众的心声作为履职的根本,汇聚民愿、征集民智,尽全力反映和解决老百姓最希望解决的问题和困难。2018年涪陵“两会”期间,杨明高提交的一份联名提案——《关于依托涪陵区中医院打造中医特色市级医养结合示范中心的建议》,该提案后被评为优秀提案并得以着手实施。

五、医学成果

在临床工作中,杨明高始终坚持以中西医结合的思路和方法来治诊治疾病及指导下级医师,以西医的检查手段结合中医理论来判断疾病的轻重缓急,以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来治疗住院患者,在门诊主要以中药的内服或外用为主,在用中医药的方法来治疗疾病时坚持以中医的思维来指导用药。在完成临床工作的各项任务时,杨明高十分重视科研工作,主持区级科研2项,参加了科研工作5项。其中“三拗芎葶合剂多途径调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实验研究” 课题是他研究生毕业时所作的动物实验研究,获得了成都市2008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参与的科研项目“整体针刀治疗膝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获2009年度区级科技进步三等奖;针对病房压疮治疗的课题“生肌玉红膏联合氧气雾化治疗II-III期压疮的临床研究”已结题,明显改善了长期卧床患者的中重度压疮的预后;目前仍有一项参与的课题正准备结题。近5年来,杨明高发表学术论文7篇,独著和以第一作者发表的6篇,与科研有关的以第二作者发表的论文1篇。获重庆市中医药学会优秀论文、涪陵区第六届科技论文一等奖各一篇。参与整理出版了《涪陵古本伤寒杂病论》。2014年聘为重庆市区县中医师带徒老师和涪陵区中医师带徒老师;2011年获评涪陵区名中医;2011年、2015、2019年三届获评涪陵区科技拔尖人才称号;2019、2020年度获评区级“优秀医师”称号。


同类推荐

​汉中境内的铁路介绍04:西成高铁

​汉中境内的铁路介绍04:西成高铁

汉中境内的铁路介绍04:西成高铁 汉中境内的铁路介绍04:西成高铁 一、西成高铁简介 西成高铁是从陕西省省会城市西安到四川省省会城市成都的高铁,简称“西...

热门排行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