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劝人学医,天打雷劈”,那为什么还要学医?
俗话说“劝人学医,天打雷劈”,那为什么还要学医?
有一句老话叫“劝人学医,天打雷劈”。按照字面上的意思理解有教唆别人学医就不得好死的感觉。听起来报应很厉害,像个诅咒,延伸到医生这个职业好像是干了什么缺德事儿一样,这么的让人厌恶至此。
但其实是职业艰难,医生除了加不完的班,岌岌可危的医患关系、头秃、待遇也见仁见智、有可能还有性命危险……
如此艰难,为何还要学医?
因为“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这是医学誓词的第一句,若一定要赋予某个行业一定意义的话,那么彰显医学从业者的伟大情怀就非这句话莫属了。可是情怀不能当饭吃,即使宣誓的时候心情再激动澎湃,再心潮涌动,最终也必然和生活接上地气,也还是会问:我们选择职业的原因是什么?“好处”在哪里?
医务人员收入相对稳定
医生这个职业的收入当然不能和高速发展的互联网行业相比。医务人员收入的稳定主要表现在行业中的标准体系下的稳定。这个收入能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只是不同级别有不同的差异。比如三甲医院的主任医生、副主任医生和三乙医院同科室主任、副主任的收入区别。
同时,城镇医务人员在社会整体行业就业中,平均工资收入也处于比较稳定的前列:
医务工作者社会地位较高,受人尊重
不要被现在社会上大肆报道的医患纠纷吓破了胆。
不能否认社会上有很多无理取闹,蛮不讲理的人。但要相信这部分人一定是“一小撮”的,是极少的一部分。防止医疗纠纷的产生,一方面需要患者和医生能够相互信任,互相理解;另一方面是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约束大家的行为。
但是除掉这一点来看的话,医生在社会上总体来说是受人尊重、社会地位较高、对整个社会起到了维稳作用的一个职业。
正因为社会医疗体系的重要,因此医生这个行业无论何时都会是社会极其需要一个部分。也是因为重要所以受人尊重。
医学生就业相对轻松
就业是目前社会的一个大问题。2021年全国大学毕业生突破900万人,相对应 “就业难”的问题再一次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上表为2019年毕业生就业的十大行业的各占比。其中医疗排名第六位,属于一个中间位次。且三年的变化不大,说明了它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专业。
同时,医学对于一个社会而言属于社会保障体系的一员。我国目前并不是一个医疗水平发达的国家,尚有巨大的医生缺口,因此无论是从哪个层面上来看,对医务工作者的需求是长期需要的。
医生随着工作资历的增长,没有中年失业危机
一位医生 “经验”(临床)的丰富程度决定了他(她)的治疗水平的高低。因此工作时间越长的医生临床经验也会越丰富,也会越受医院和病患的欢迎。因此“年龄”这个因素对于医生是个“利好”的因素,反观其它行业,“年龄”很多时候就是硬伤,特别是悲催的程序员们,35岁以上的程序员想找到理想的工作就已经很难了。
最后,我们再来谈谈情怀吧。
情怀是个人人都有的东西,但是又很难说透:它不能够用功利得失来衡量,它也不分贵贱,它只是各人心中保持着那片最原始最纯粹的梦想。
职业固然很重要,因为关系着我们在这个社会上的基本生存基础,但心中的梦想也可以是我们不断追逐的方向。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