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永籍贯没那么重要
董永籍贯没那么重要
菜花黄时去了东台西溪公园景区,流连于董永七仙女文化园之际,想起小时候看过的严凤英、王少舫主演的黄梅戏《天仙配》,不禁对董永起了好奇心。
牌匾
塑像
槐树
灯光秀
舞蹈
查找了部分资料后发现,董永及七仙女的传说是我国广为流传的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最早载于西汉刘向的《孝子传》。此后三国曹植的《灵芝篇》和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也都有相关记载。
相沿而成的风俗及与董永身世有关的文物、碑碣、村落、地名等遗迹遍布全国很多省份,不仅有与董永相关的遗迹,而且地方志中也多有记载,都称董永是当地人,如山东博兴有董家庄、董永墓;山西万荣小淮村有“董永故里”的匾额,民间还织造“合婚布”;河南省武陟县每年农历二月初三和十一月初十均举行盛大的祭拜孝子的庙会活动;江苏省东台市有董家舍,南宋《方舆胜览》即记载这里为“孝子董永故居”,现在更是专门修建了文化园等等。多地流传、不断附会的“滚雪球”现象是传说故事常有的特点,所蕴含的历史、文学资料对研究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特别是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研究都有一定的价值。
探究起来,这么多的传说和遗迹,很可能和魏晋时期北人大规模南迁有关,彼时黄河流域尤其是山东一带的流民,舍弃土地和家产,匆匆逃往南方,同时带上的还有这个美好的故事,董永也就在当地安了家,至于来自哪里,时过境迁后反而不重要了。然后官家或民间出于教化的需要和目的,纷纷建起董永墓或祠,而当地的方志又乐于收录这类人造古迹,搞得云里雾里,扑朔迷离。以至于2005年6月,我国政府启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董永传说”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国家级保护名录之中。而进京参与申报的,全国就有二十一个地方。
其实我们未必纠结于董永的籍贯,看重的反而应该是“董永传说”所承载的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
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孝老的传统美德,建设好文明家风、村风、乡风;推动婆媳、妯娌、兄弟间更加亲和;家庭、邻里更加和睦;人文环境更加和谐。各级党委、政府及时表彰本地涌现出的孝亲敬老模范,通过各种途径更多地展示新时期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公德和品质,弘扬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社会风尚,使得人人都争当“现代董永”。
真正发挥“董永传说”的育人功能,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