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想过全面放开计划生育的后果吗
你有想过全面放开计划生育的后果吗
早在20年前,就有专家通过研究表达了对中国未来人口的担忧,并希望早日结束计划生育。20年后的今天,出生率的断崖式下降这一事实已经引起了人们对人口问题的普遍关注,并对中国未来人口结构充满了担忧。但是,你有想过全面放开计划生育的后果吗?
普通人能掌握的信息领导层不可能不知道,但为什么迟迟不取消计划生育政策呢?回答这个问题要先回溯到40年前出台计划生育的背景。计划生育政策1982年9月被定为基本国策,同年12月写入宪法。主要内容及目的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而有计划地控制人口。1983年中国首次提出“严打”这个概念,官方定义为“既不能照搬西方国家的“轻刑化”政策,刑罚又要总体重于西方,要有节制的从严、从重”。这两项重大政策出台的时代背景是:毛泽东时期为生产、为备战而宣扬“人多力量大”的思想,鼓励生育,使得出生率极高,到了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这些孩子们成长为20岁左右的青年人,纷纷涌入社会。而此时的中国刚刚确立改革开放,计划经济仍然束缚着生产关系,提供不了如此多的就业岗位,使得年轻人失业率极高,而这些年轻人都成长于文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强大的生命力无处释放,便造成了全国各地的严重治安混乱。由此控制人口出生以及消灭违法人群便是当时政府的两大治理铁腕。
人群
严打
毛泽东说过:“生产力是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发展了,总是要革命的。生产力有两项,一项是人,一项是工具。工具是人创造的。工具要革命,它会通过人来讲话,通过劳动者来讲话,破坏旧的生产关系,破坏旧的社会关系。”所以,计划生育政策其实是为了从源头上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协调的问题。而且改革开放也是领导层“破坏旧的生产关系”,使生产关系匹配生产力的另一举措。
改革开放的这几十年,人口政策从毛泽东时代“市场生育”,变成了改革开放后的计划生育。这和经济领域从计划经济变为市场经济是背道而驰的。但也正是如此,平衡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使沉重的人口负担又变成了人口红利,创造了中国奇迹。
我们不要忘了,生产力还要有一项是工具,虽然工具是人创造和使用的,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工具在很多领域已经能替代人而替代领域在持续扩大。这可能就是目前我们遇到的问题。社会要发展,科技必须进步,工具就会不断代替人。工具大量的替代人,那人怎么办?我们的社会福利体系还远不如西方发达国家,一旦失业率持续上升,如何保证社会矛盾不大爆发?国家不出现大动荡?这可能就是国家迟迟不全面放开计划生育的根本原因吧!
只有机器人没有人的车间
当然作为个体,繁衍下一代本身是生物本能,基因决定;儒家文化也提倡多子多福。所以努力奋斗,生个二胎,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应有之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