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最漂亮碉楼,建筑材料国外进口,楼主老婆与西洋太太共处一室
开平最漂亮碉楼,建筑材料国外进口,楼主老婆与西洋太太共处一室
开平最漂亮碉楼,建筑材料国外进口,楼主老婆与西洋太太共处一室
走进碉楼群落保存最完好的村庄——自力村。顺佛开、开阳高速公路往西,在“塘口”出口下,一路便有指示牌,将你一直带到塘口镇的自力村。
沿路乡间,已看见不少的碉楼,有种目不暇接的兴奋感觉,然而一走进自力村,你就会感到途中所见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了——这里拥有开平规模最大、也相对最为集中的碉楼群,是开平碉楼兴盛时期的代表作。
自力村由方姓的三个自然村安和里、合安里和永安里所组成,取意自食其力而得名。全村170多人,而旅居国外的华侨和港澳同胞就有近250人,村民大多以侨汇为生活的主要来源。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只有60多户人家的小村落,碉楼和居庐就有15座之多其中最早的“龙胜楼”建于1917年,最迟的湛庐”也有56年的历史了。
村庄不大,一座座碉楼建筑精美、布局和谐、错落有致地耸立在村后。前面是方荷塘,飘着清香,后面围着一片绿色的稻田,充满农村的田园风光。碉楼多为4至5层,有廊柱式、平台式、城堡式,也有混合式的,每座碉楼和居庐都有各自的院落,之间还连接着弯弯曲曲的青石板路。踏着石板路或田间小道,穿过荷塘或稻田,寻访一座座碉楼,很有种漫步世外桃源的感觉。
一座碉楼就有一个故事。五层的“云幻楼”为一下南阳的秀才所建,发了财的秀才回乡建楼后重温昔日书生梦“只谈风月”。不过这些曾经辉煌过的碉楼如今都已人去楼空,“竹林楼”旁的竹林已长到5层楼高,而“逸农庐”前的棕榈树更是远远超出居庐。
在众多碉楼中,最漂亮的当属“铭石楼”了,它建于1925年,高6层,所用的钢筋、铁板、水泥等建筑材料都是从外国一点点进口的。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楼主全家去了美国,“铭石楼”就一直空置着,近年征得楼主后人的同意后,才开始向游客打开了大门。
碉楼的第一层为厅房,里面的陈设在当时来说已是相当豪华的了,桌上还摆着一台像喇叭花盛开的老式留声机。墙上挂着楼主与他三房太太的大幅照片,其中一个还是“洋妞”。其实这种中国老婆与西洋太太共处一室、相安无事的情形,在当时华侨中并不少见。二至四层为居室,不仅保存着完整的家具和生活设施,就连当年楼主的睡衣、旗袍,甚至吸鸦片的烟具、化妆的香水、香粉等日常生活用品仍摆放在原来的位置。第五层为祭祖场所,四周柱廊,四角悬挑塔楼。第六层平台上立有一座凉亭,六根石柱带有罗马爱奥妮克风格与拱券相连,而顶部则是中式的六角攒尖琉璃瓦亭顶,十分有趣。
一个“铭石楼”,几乎就是当年华侨生活与文化的一种写照、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