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龄心:不结婚也不生孩子,老了就住养老院,现在她打了自己的脸
张龄心:不结婚也不生孩子,老了就住养老院,现在她打了自己的脸
如今已经42岁的张龄心,看起来与当年判若两人。她已经转变为一位贤淑温柔的妻子和母亲,每天专心于打理家务,接送孩子上下学,为丈夫扈耀之处理家中的大小事务。
偶尔在闲暇之时,她会回忆起年轻时那个独立自由的酷女孩形象,并会感叹世事难料。

张龄心年轻时的个性独特、不受拘束,她深信"不结婚、不生育,老年时会在养老院生活"的人生哲学。那时的她对婚姻家庭无感,只是期盼能够自由自在地游历四方。
她曾对恋人扈耀之发誓,如今她的生活却与之前大相径庭,她对此感到十分震惊。过去那个只想游手好闲,永不安分的性格,现在却只能被家庭生活束缚。她再也不能随心所欲地拿着片酬就飞往世界各地旅游了。
取而代之的是无休止的家务劳动和对孩子的呵护照料,回首往事,张龄心只能无奈地承认,当年的自己是多么天真和任性,现在看起来。张龄心是北京人,祖籍北京,生长在上海,是一个典型的北方人。她从小就表现出豪爽和固执的性格,天生流露出对自由的渴望。
她的曾祖父张伐是中国最早的演员之一,这让她对梨园行业有着独特的热情和向往。

尽管出身戏曲世家,张龄心从小就展现出与众不同的个性特点,她的性格并不像乖乖女,更像是个假小子。无论父母如何引导,她的个性很难被改变。
张龄心的父母看见她越发不像女孩子,于是送她去学习舞蹈,希望她能稍微文雅些。然而学了几年舞蹈后,张龄心的性格虽然较之前柔顺了一些,但她仍然与众不同、个性独立。
家人只是认为她是年少气盛,以为等到她长大成人之后,这种性格就会逐渐收敛。但是,她却坚定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决定走上演员这条路。
在填报志愿时,她的唯一愿望就是能够到北京求学,摆脱家人的束缚,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父母费尽口舌都难以改变她的决定。他们只能放任这个任性的女儿去闯自己的江湖,希望她将来能够慢慢懂事。
成功被北京电影学院录取后,张龄心开始过上了向往已久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再也没有家人的约束,她可以自由自在地去结识新朋友,体验不同的生活。
而她最喜欢的就是到处蹭课,尤其是那位在学校里备受敬畏的"扈大刀"扈耀之的课。
扈耀之在校园里的绰号是"只要看到扈老师,一百米之外掉头就跑,五十米之内倒地装死",虽然他个子不高,相貌平平,但他严肃认真的样子,让人觉得像一把大刀。

然而,张龄心并不觉得这是一个难题,反而被他的专注和认真的教学态度所吸引。她常常翘着二郎腿,轻松自如地向他请教问题,丝毫不惧怕他的威严和严格。
扈耀之对这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学生既无可奈何,又隐隐有些好感萌动。作为一名合格的老师,他一向是个传统的人,对师生恋这种关系是不会越雷池一步的。
张龄心这个人,她心中有什么就会直接说出来,不会遮遮掩掩的。
一个普通的下午,刚下课的扈耀之被张龄心堵在楼道里,张龄心对他说:“我们谈恋爱吧,我觉得我们很合适,不想错过。”

这出人意料的表白让扈耀之满脸通红,尴尬得半天说不出话来,最后只能尴尬地点点头。自那一刻起,他们的师生恋关系也就自然而然地确定了下来。
张龄心欢快地蹦跳着,边走边哼着小曲,扈耀之却呆若木鸡,感觉自己像是被"调戏"了一样。
在恋爱初期,张龄心就直言不讳地向扈耀之表明了她的人生观:她不会结婚,也不会要孩子。她只向往自由,不想让婚姻成为束缚她的枷锁。
虽然身为一个传统主义者,扈耀之有些不理解,但最终还是被迫同意了。

自从那以后,张龄心过上了向往已久的不受约束的生活。每次完成一部戏的拍摄,她都会充满激情地用片酬去世界各地旅游。
有时,她会和朋友一起旅行,但大多数时候她都是独自一人。她喜欢去陌生的地方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此外,她还曾经在国外游学一年,这让她的视野更加开阔。
扈耀之对张龄心这种追求自由的精神深感敬佩,每次她从外地回来,总会给他带来新的感受。作为恋人,他非常了解张龄心的性格,知道她是个绝对不会遮遮掩掩的人。
即使这段关系只存在于形式,他也未曾对她表达过任何怨言。

他们一起走过了16个年头的风雨。作为男人,扈耀之终究还是怀揣着自己的愿望和期待。随着年纪的增长,他的父母也开始频繁催促他成家,这让他有些着急。
然而,每次他试图与张龄心平心静气地好好商量,只要她一生气,他就只能放弃。因为他深知女儿的性格,一旦她决定了的事,是绝不会改变的。
就在扈耀之默默地等待了16年之后,他的人生终于迎来了转机。这是2014年的一个夜晚,他的恋人张龄心带他前往日本旅行。
两人在酒店楼顶吹风喝酒,扈耀之突然感慨地说:"如果我们把婚结了,对各方面都会更好。"

听到扈耀之的这番话,张龄心心头顿时涌起了一阵酸楚。她突然意识到,追求自由是她个人的选择,但是扈耀之却不能像她一样选择。
如果她真的那样无情地放下恋人的一片深情,那她也太自私了。
张龄心回心转意,她意识到扈耀之已经陪伴了她16年,如果现在放弃这段感情,那他一生的付出将付诸东流。经过反复思虑,她终于改口答应了:"好啊,那就结婚吧。"
结婚之后你也不能对我不好哦。

扈耀之像久旱逢甘霖一样,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只是连连向张龄心保证,自己定当一如既往地对她好。就这样,原本坚持不婚的张龄心,最终还是被扈耀之的深情所打动,在相伴的第16个年头踏入了婚姻的殿堂。
然而,尽管如此,张龄心对于生育问题还是执着于自己的想法,不愿意做出更大的改变。直到有一次,他们在商场里偶遇了一对正在吵架的夫妻,双方的动作粗鲁,甚至将孩子摔倒在地,却无人理会。
看到这一幕,扈耀之二话不说就冲上前去,迅速地将孩子抱了起来,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你们打就打吧,千万别踩到孩子。”
如果我有这样一个孩子,我只会感到开心和满足,根本没有心思去和别人争吵。

张龄心内心一怔,内心涌上一股暖流。她的目光落在扈耀之身上,看到他眼中充满了期待。就在那一瞬间,她决定:既然已经结婚了,那就生个孩子吧,让扈耀之不再有遗憾。
在结婚后不久,张龄心如愿以偿地生下了一个儿子。自此以后,她变成了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再也没有过去那些任性放纵的举动。
她全心全意的照顾家庭和孩子,放弃了旅游,甚至放弃了自己曾经珍惜的自由。
每天清晨,她都会很早起床,安排好孩子的一切生活事务,然后亲自送孩子去学校。紧接着,她就开始忙着打扫卫生、做家务,甚至连中午都要抽空回家给丈夫扈耀之准备午餐。

下午,她会提前在校门口等待,亲自接孩子放学。晚上,她要为全家人准备营养丰富的晚餐,并陪伴孩子复习功课。
张龄心的一天被规划得严丝合缝,每一分钟都被安排好了。然而,她并不觉得辛苦,反倒从中获得了巨大的满足感。
看着孩子在成长,作为母亲的她心中涌起了一种无以名状的自豪感,这种幸福感,是过去无法想像的。
回看过去那个“酷女孩”的自我放纵形象,在张龄心的心中,只剩下一些稚嫩和天真的回忆。她渐渐意识到,以前那种漂泊不定的生活并非真正的自由,而是能够毫无怨言地为家人和孩子奉献和牺牲。

有时候,她会后悔过去所立下的"不婚不育"誓言。如果当初能再仔细考虑一下,或许就不会错过与扈耀之共度的那多年。
如果生育再早一些,或许儿子能多陪伴自己几年。当初的豪言壮语,现在看来显得那么天真。
张龄心从一个自我、潇洒的"酷女孩",到成为一个贤惠的母亲,她经历了一段人生的曲折。她为了家庭,放弃了她最珍视的"自由",承受了父母几年的劝说和叹息。
然而在真正收获家庭的温暖的那一刻,张龄心才真正理解到什么是真正的自由。原来,对一个人而言,不被亲情所牵绊反而是一种束缚,只有舍弃名利、金钱才能找到解脱。

为了家人而不惜代价的奉献和牺牲,才是真正的自由和最大的快乐。
所谓的酷,并不是我行我素的态度,而是对内心最珍贵的东西能舍弃一切去追求。比如张龄心,为了丈夫扈耀之,她毫不犹豫地打破了"不婚不育"的誓言,换来了今天幸福美满的生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个人的自由并不是只为自己考虑,而不顾他人和社会。真正的自由是在关心他人的基础上形成的。只有舍弃小家的利益,才能维护大家的利益。只有放下个人的偏见,才能得到更大的人生自由。
放纵任性是不可取的,适当的牺牲才是通往幸福的正确道路。






























